2024年,桂林文旅发展态势持续向新。
这一年,猫儿山脚下“窝囊漂”火了、首个漓江游船咖啡厅上线即“爆火”、遇龙河景区漂流路线开通多条新线路、新建成的桂林服务区圈粉八方来客、星级酒店创新“酒店+非遗”等受到热捧……一系列趣味十足的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新现象,赚足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眼球。
猫儿山脚下“窝囊漂”火了
今年暑假,猫儿山景区凭借其独特的“窝囊漂”(人体躺平式漂流)火爆出圈,高峰期每天有上千人前往体验。这一新玩法被新华社、北京青年报、广西日报等媒体报道,相关话题在抖音桂林热榜上连续多日占据榜首。
不同于传统漂流的惊险刺激,猫儿山的躺平漂流随流水缓缓而下,更适合全家老少一起游玩体验,以最舒适、最放松的姿态体验大自然的美好,感受水的温柔与山的静谧。
今年以来,当地围绕“水娱乐、水运动、水休闲”,大力推动“旅游+水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了以猫儿山景区为核心的“桂林漓江世界遗产畅游之旅”精品线路与独具特色的猫儿山“果冻水”品牌,建设了“行云湖”水上运动中心,推出了“人体漂流”“深潭潜水”“桨板运动”等一系列新产品新业态。
阳朔高空飞拉达成为游客“新宠”
今年9月,随着王一博参与的探索频道纪录片《探索新境》热播,高空飞拉达成为不少游客来到阳朔后必体验的网红新项目。
高空飞拉达这种借助铁轨进行“攀岩”的运动,近几年传入国内。攀岩者利用设备把自己固定在有系统保护的岩壁上,通过梯子、踏板、悬索桥等爬上岩壁,进行多空间的穿越。
《探索新境》播出后的国庆假期,位于阳朔的岩邦户外营地日平均客流量近百人。营地设有天梯蹦极、天梯穿越、丛林穿越3条线路,难度逐渐提升,游客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少游客体验后点赞表示,高空飞拉达能带来独特的体验,让人释放压力、获得满足。
首个漓江游船咖啡厅“上线即火”
今年国庆期间,桂林旅游投资集团在象山景区打造的文旅新场景“音乐+夜经济”暨“漓·象”咖啡游船,一经推出即“爆火”。
作为我市首个漓江游船观景轻奢咖啡厅,其与爱情岛北岛音乐广场融合,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休闲体验新去处。白天,游客登上游船品味咖啡,饱览桂林的秀丽山水。夜晚,游船则成为音乐和美食的交会点,游客在此聆听音乐、欣赏夜景、品尝美食、畅饮啤酒,充分体验桂林夜生活的无限魅力。
这一项目,是“桂林经典”象鼻山品牌提质升级任务清单指定的产业项目,也是贯彻落实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快推进环象山景区经济带扩圈增量”的具体实践。
阳朔遇龙河景区上新多条航线
今年暑期,阳朔遇龙河景区再迎旅游高峰,为进一步丰富游客的游玩体验,景区上线了多条新航线。
此前,景区暑期平均每日游客接待量为1.5万至1.6万人次。新航线开通后,该数字增至2.5万至3万人次。新航线开通后,游客可以更轻松地到达遇龙河景区,把交通和排队买票的时间节省下来。
新航线开通带来的最大亮点包括便利的交通、多元的文化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不仅提升了旅行体验,更为景区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推动力。
“夜游桂林动物园”展现独有魅力
为迎接暑期客流高峰,我市多家景区、景点做出调整,力求服务好游客。其中,“夜游桂林动物园”特别企划以其独有魅力,收获了一波流量。
伴随着夜幕缓缓降临,城市的灯火逐渐点亮,桂林动物园夜间游览也开放了。不同于白天的喧嚣,夜间的动物园里展现出了另一种独特魅力。跟随夜间探索路线,游客可近距离观察到鸵鸟、山羊、丹顶鹤;也可来到热带雨林馆,看海洋生物、两栖动物等在夜间展现生命奇迹。此外,为了营造更加梦幻的夜间体验,桂林动物园利用光影技术,将动物园装点得如梦似幻,带给游客不一样的体验。
新建成的桂林服务区转型升级
G72泉南桂柳高速路“四改八”改扩建施工项目正式建成通车后,作为项目组成部分的全新桂林服务区也在年初迎来了首次春运。
桂林服务区是广西最大单侧式服务区,也是广西首个集文化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体验型街区式”服务区。桂林服务区坐落于广西南北交通的中轴线上,与桂林、柳州、南宁等城市紧密相连,且与漓江、阳朔、龙脊梯田和灵渠等构建了一小时车程内的便捷旅游圈。它的建成充分彰显了“交通+文化+旅游+体验+商业”的深度融合理念,成功实现从传统消费模式向主题式、体验式文旅消费的转型升级。
今年,我市公布了桂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新增项目名录,桂林戏法、桂剧脸谱、桂林粽子制作技艺、荔浦社日习俗等35个项目入选。
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非遗名录体系建设,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传下去”。数据显示,目前我市有人类非遗代表作项目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3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2项,县(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96项。
星级酒店创新“酒店+非遗”
今年,桂林积极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多家酒店都能在现场体验非遗手工制作,让非遗为旅游赋予了新内涵。
桂林秀峰非遗传承体验·桂林喜来登站启用、桂林漓江大瀑布饭店开放非遗体验馆……将非遗项目展览与体验放到游客量较多的星级酒店里,是实践“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项目支持、市场运营、集体宣传、多方共赢”模式的硕果,实现了旅游场所、文化人才、非遗元素、团队运营等多方面优势互补。
“酒店+非遗”的深度融合,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更是酒店增加文化附加值、拓宽服务内容、增强客户黏性的有效途径,丰富了游客在旅行中的文化内涵与体验意义。
来源|桂林晚报(记者马翔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