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去奉节的白帝城景区游玩,看到山上的白帝庙第一个大殿挂着托孤堂的牌匾,里边用雕像表现刘备托孤给诸葛亮的情景。当时,看了白帝庙的地理位置就有些疑问,这座孤山出入很不方便;它还紧邻瞿塘峡夔门,是敌军出三峡后进攻时首当其冲的关口,怎么把一国之皇帝刘玄德安排在这个地方住呢?一旦打起仗来,转移和救援都很困难。加上山顶地势较陡,登上去现在都要走三四百级台阶,可想当年马匹也很难上去,莫非是用滑竿把他抬上去的?

白帝城所在的白帝山

白帝城旁的夔门、瞿塘峡

白帝城又陡又长的365级台阶

白帝庙正门

托孤堂牌匾
托孤堂群雕,当代雕塑家创作的
无论是陈寿《三国志》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说刘备去世于当地的永安宫。但查阅各种资料,并没有发现白帝城里有个永安宫的说法。相反,很多史料认为,永安宫是在奉节老县城里或老县城郊外。根据近年来挖掘出的明代、民国的两块标注“永安宫故址”的石碑表明,史学界多数意见倾向于永安宫位于奉节老县城奉节师范学校原址里,三峡大坝蓄水后它已经淹没在江水里了。所以说,现在人们去白帝城—瞿塘峡景区里的白帝庙看到的托孤堂并不是历史上刘备托孤及去世的地点。

永安宫遗址(被淹没前资料图)

奉节师范学校原址大门(现已被淹,学校搬迁)

师范学校原址大门上“永安宫”牌匾
那么,为什么人们都认为刘备托孤是在现在的白帝城景区白帝庙呢?一个是陈寿在《三国志》里有一句“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还有罗贯中《三国演义》说刘备为关羽报仇出兵伐吴,被陆逊打败后,“奔回白帝城”。这就让大多数人以为刘备真就住在白帝城、永安宫是白帝城一个宫室。事实上,刘备并没住在白帝城上,但确实住在永安宫,《三国志》也说“先主殂于永安宫”。问题是永安宫和白帝城不是一个地方,所以,刘备肯定不是死于白帝城。
那么,大历史学家陈寿既然说刘备住白帝城,为何又说死于永安宫呢?一个可能,他也是以为永安宫就在白帝城里,所以,他在写书时也没有深入考证。再者,可能他所说的“白帝城”是广义的,代指鱼复县城(后改永安县、奉节县),不是狭义地单指白帝山上的小白帝城。但后人却理解成现在卖100元门票的白帝城景区了。

托孤堂外景

托孤堂雕塑,武将是赵云

诸葛亮雕像,有点凶

刘备告诉二子跪拜诸葛亮塑像

李严、马谡、廖化等文武官员像

邓芝、张苞、马忠等文武官员像
现代人想要找刘备托孤的准确遗址凭吊古人,很难办到了,因它已永沉江底。替代的地方有两处,一个是现在白帝城的托孤堂,一个是去奉节县宝塔坪镇夔州博物馆旁边,当地复建的一个永安宫。复建的建筑材料是从奉节师范学校永安宫原址搬迁来的,只是搬来前已经变成文庙了,也肯定不是1800年以前的永安宫建筑材料了。

异地复建后的永安宫(文庙)

永安宫原址出土的石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