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伴随暑期到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一些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无法预约问题凸显。许多博物馆,担心客流量超饱和带来一系列管理风险,将没有预约的观众拒之门外。
就在几天前,国家文物局专门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暑期博物馆开放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博物馆博物馆禁止搞“一刀切”,符合条件的可以取消预约限制。
那么,取消预约是否就能解决博物馆入馆难?事情恐怕也没那么简单。如果取消预约,大量游客在博物馆门口排队,有可能滋生“黄牛”。再者游客骤然增多,入馆后博物馆“不堪重负”,观展体验也会大打折扣。 。
新政之下,博物馆如何应对暑假游客潮?大客流下,博物馆究竟该不该取消预约?参观体验如何优化提升?
01
实探:热门博物馆仅预约可进 门票“秒空”
- 国家博物馆:没预约的请原路返回
作为北京最热门的博物馆之一,7月5日,国家博物馆门口反复播放着:“有预约的游客请准备好身份证排队进入,没有预约的请原路返回”。
国家博物馆并未设当天临时预约窗口,如果想进国博,只能提前预约。没有进行预约的游客到了现场,也只能悻悻离开。现场工作人员称:“有预约才能进,没预约……回家吧。”
国家博物馆官网“观众预约须知”明确,预约放票时间为每日17:00,退票截止时间为参观当日15:00。这意味着,观众需要在预计参观日提前七天的17:00卡点刷新网站,才有可能预约到门票。
今天中午,广播君点开国家博物馆小程序进入预约服务系统,七天之内的门票均已约满。
两位抢票成功的江西游客表示,他们在国博从上午十一点一直逛到下午将近四点,底层人满为患,往上的楼层则要好上不少。一位从浙江来的学生表示,她通过社媒互助帖子,最终抢到了票,她表示,馆内的确人满为患,一些重要展品处几乎走不动路。一家贵州游客扶老携幼出行,还拖着行李箱,感叹馆内的确“全是人”,还好休息和饮食都有保障。
- 故宫博物院:一票难求,新发布未成年人团队快速预约通知
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情况相仿,也实行预约参观制。目前,未来七天的门票也均已售罄,观众需要在参观日前七天的晚8点提前购票。
一些没有预约门票的游客从天安门广场穿过端门步行至午门想“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现场购票,但故宫博物院现在实行实名预约制购票,如果没有提前预订的话只能止步于午门外。
故宫博物院于6月30日发布最新通知——《故宫博物院2025年暑假期间未成年人团队快速预约、检票措施》,其中显示:“由独立法人机构组织的、未成年人占比85%以上的团队,可提前1-6日进行团队未成年人门票快速预约。”
- 苏州博物馆:本馆预约难 老年游客免预约
苏州博物馆西馆、民俗博物馆和古籍图书馆实行免预约排队入馆,承载量有限的本馆维持分时预约。7月3日,苏州博物馆本馆门外,来自山东的游客吴女士称:“苏博本馆太难预约了,动员家人用多个手机刷了好几天才预约成功。”
目前,苏州博物馆本馆预约一周以内的门票也全部约满。工作人员称“夜场的票会相对好约一些,建议观众在预约时可优先勾选5点后的场次。”
但苏州博物馆本馆对于老年游客不需要预约,凭60周岁以上的身份证即可免预约参观。
苏州博物馆本馆由于场馆面积不大,每天承载量只有近万人,面对每天数万人次的参观要求,即使从文物保护的角度而言,也必须控制承载量。
- 陕西历史博物馆:门票秒空 无法满足需求
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文物在数量和品质上都居国内博物馆前列。原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曾公开表示,馆内最大承载量为1.2万人,但每天预约点击量超过60万人次,门票几乎“秒空”,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此前曾有网友发布视频称,陕西历史博物馆本馆无法预约,现场排队也无法进入,于是只能向“黄牛”购买原本是免费票的门票。
02
暑期博物馆:如何更好约,更好玩?
对于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这样头部的博物馆,考虑博物馆的承载量,或许短期内的确是很难满足所有的参观需求。
进入暑期,各地博物馆都在想方设法通过延长开放、错时开放、夜场开放的方式,容纳更多人到博物馆来。
- 上海博物馆:7×24小时不打烊
在这其中上海的做法尤为特殊,不仅增设夜场,而且增加了“不眠夜”模式。
为应对暑期客流高峰,上海博物馆连续一周24小时不打烊,这在全国博物馆乃至世界上都属于首次创新。上海博物馆举办埃及展,这是有史以来全球规模最大、亚洲等级最高的古埃及文明出境展。这个展览共788件文物,其中95%以上是第一次来到亚洲。自2024年7月19日开展以来,观众超过230万人次,非常火爆。为了这个火爆的展览,上海博物馆设计了168小时连续不打烊模式。
在这个模式当中,还进行了一些分段操作,比如在最后7天,每天凌晨0点到6点,开设深夜场优惠。优惠期间观众可以半价参观,一个考虑到观众的分流,另外也是为某些对博物馆资深的爱好者,或者特别喜欢静静观展的观众,有不一样的体验。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上海博物馆7×24小时不打烊,打了一个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新样子。但对全国的7000多家博物馆来说,还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一定完全要复制上海博物馆。比如后勤保障的问题,还有博物馆展陈以及博物馆观众参观的行为,这些方面都是引进7×24小时参观方式的考量因素。
- 国家发文禁止“一刀切” 多地博物馆为预约“松绑”
针对暑期博物馆的预约难问题,国家文物局近日紧急印发通知,明确要求禁止搞“一刀切”式预约。文件强调需科学评估场馆承载能力,能够确保安全并具备错峰、分流条件的场馆,原则上可以取消预约限制;对确需预约的场馆,应发布预约规则、参观须知等,并简化预约流程,同时保留人工窗口、电话预约等服务渠道,保障不同群体参观权益。
通知下发后,多地博物馆响应迅速。深圳博物馆、太原博物馆率先取消暑期预约制,通过延长开放、错峰分流缓解压力。湖南博物院将整个暑期开放时间延长至晚上20:30,同时每日增加5000名预约名额。在西安,虽然陕西历史博物馆本馆近期已无票可约,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每天都有数千的余票可供预约,秦汉馆也正是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本馆承载量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的建设扩容。
03
博物馆预约还是排队,不该是单选题
许多博物馆,尤其是头部博物馆实施预约制,不仅是博物馆内的现场秩序和游客人身安全需要得到保障,如果展厅内人流量过大,展柜里的文物安全也可能面临风险。
不过,因此就把没有预约的观众一律拒之门外,恐怕也值得商榷。由此可见,到底该预约还是排队,不该是一道单选题。根据每座博物馆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灵活的方案,或许才是破解“进馆难”困局的钥匙。
比如,对于热门博物馆,预约措施和现场购票可以相互补充,实现“两条腿走路”,既提供预约通道,也给现场购票留有余地。有专家认为,热门博物馆可以采用“退票不立即释放”机制,将爽约票转为现场名额。在当下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实时公布馆内人数、预计等待进馆的时间,让游客自行判断是否要排队,也是可行的办法。
另一方面,头部博物馆也确实需要“减负”,毕竟,不管如何巧妙安排,任何一座博物馆的承载量都是有限的。
同时,在场馆白天承载量有限的情况下,推出夜游服务也不失为“用时间换空间”的策略。
总的来看,游客有需求,场馆也确实有难处。既要满足游客期待,又要保障参观体验,既要用好数字技术,又要考虑到不熟悉线上操作的游客——面对诸多两难的问题,破解之策不是设立更高的“墙”,而是打开更宽的“门”。
你都去过哪些博物馆?参观体验如何?
你认为博物馆是否该取消预约?
又该如何应对客流高峰?
留言区聊聊吧!
综合 | 《新闻1+1》澎湃新闻 法治日报 国家文物局 大象评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