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5分钟,流汗2小时”“热得面红耳赤、外焦里嫩……”7月16日早上,中央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其中陕西、山西、河南、湖北、重庆、四川、内蒙古、新疆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达40℃以上。16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从陕西、河南的多位当地网友处获悉,他们当天收到多条高温预警短信。此外,近期高温也让避暑游火爆,青海、贵州多个景区的旅游持续升温。
15日下午郑州气温达到42℃(左),15日晚临近7时西安的气温仍有40℃(右)。受访者供图
西安市民在家热到吸氧
7月16日,“郑州路面超72℃?记者现场煎蛋烤虾”的话题登上全网热搜第一,郑州当地记者路面现场实测煎蛋烤虾,经过一小时暴晒,温度计爆表超过50℃,虾由灰变红,部分蛋液凝固。
16日上午,上游新闻记者联系上正在郑州出差的贵州自媒体博主付先生。他介绍,自己刚刚登上飞机准备赶回贵阳。“我要赶紧回去。虽然今天(16日)凉快点了,但昨天(15日)是最热的一天,下午已经升到42℃。”
15日,郑州媒体实测路面煎蛋烤虾。图据大象新闻
记者注意到,“今天这些地区气温可达40℃以上”的话题也登上了热搜。中央气象台7月16日6时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其中陕西关中和汉中、山西西南部、河南中南部、湖北北部和西部、重庆北部、四川盆地南部、内蒙古西北部、新疆吐鲁番盆地和南疆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达40℃以上。
汉中当地网友于女士介绍,当天上午9点左右,她就收到了汉中市气象台发布的高温红色预警的短信,内容为:“预计下述地区未来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汉台区、南郑区、城固县、洋县、勉县、西乡县,请注意防范。”她说:“我爸妈还专门跑爷爷家去看看他有没有开空调。”
西安市民路女士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西安以前有过39℃,偶尔一天冒头到40℃,这次持续40℃三天以上,晚间最低温度也在30℃以上,是极少见的,昨天(15日)晚上快7点了,看气温还是40℃。回家冲凉不开热水,水也是温的。”
“往年家里挺凉快的,窗户打开就不会很热,空调开不开都可以,但今年空调是24小时开着。”西安市民李女士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昨天(15日)下午4时50分,官方报的温度是43℃,我回家就感觉胸闷缺氧,吸了15分钟氧才缓解一点,最近已经吸了好几次氧气了。”
7月15日我国最热城市排行榜。图据中国天气网
多地避暑游迎来游客“爆仓”
全国多地开启“烧烤模式”时,青海、贵州等省份成为了暑期避暑游大热门。
携程平台数据显示,“青海避暑游”搜索量环比激增80%,西宁、青海湖、茶卡盐湖等核心目的地热度持续攀升。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居民贡献了超50%的客源,长三角、珠三角客群占比显著。年轻的95后游客占比达35%,他们更青睐包车自驾、露营等个性化玩法。
西宁作为青海旅游的枢纽城市,机票订单同比增长180%。“西宁住宿+周边游”套餐预订占比达40%,其中上海、北京游客中有30%将西宁作为青甘大环线的起点,就连马来西亚、英国的游客对青海生态游的搜索量也同比增长了90%。携程预测,7月至8月“青海避暑游”的热度将持续高涨。
携程数据显示,贵州贵阳跻身2025年暑假国内游TOP10城市,位列第5位。马蜂窝平台上,贵州六盘水市成为避暑旅居的理想之选,热度环比增长97%,在马蜂窝刚刚发布的2025年夏季“旅行蜂向标”中,进入“热度增长最快的目的地”前10名。
马蜂窝数据显示,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成都、深圳是当前赴贵州避暑旅游的主要客源地,小车小团产品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玩贵州的首选。
16日,贵州高过河景区售票大厅内游客众多。图据高过河景区官微
上游新闻记者在马蜂窝平台站内搜索关键词“夏日避暑好去处”,发现“贵州漂流”热度直线飙升。其中,高过河漂流环比上涨431%,位居用户关注的贵州玩法活动首位;“马岭河峡谷漂流”环比涨幅也高达417%,杉木河漂流、水春河漂流等紧随其后。
7月16日上午,上游新闻记者从高过河景区了解到,因接待量饱和,当天上午9时景区就发布通告停止当日售票,前一天(7月15日)也是在上午10点半就发布通告称门票售罄。景区建议游客,出行前关注景区微信公众号,了解官方最新公告,尽量避开周末双休日,提前购票,错峰前往漂流。
茶卡盐湖景区。 图据茶卡盐湖景区官网
本轮高温为何这么猛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孙倩倩解释,如此强盛的高温源于强大的高压控制,16日-18日,陆地上的高压将逐渐加强扩大,并与东边的副热带高压、西边的大陆高压打通连成一片,形成大范围、高强度的高温过程。像青海东部、四川西北部和东部、陕西中南部、重庆、湖北、湖南西北部、河南中南部、山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遭遇同期少见的极端炎热天气。
本周日(7月20日)就将进入三伏,孙倩倩认为,今年的三伏是近十年来首个短版三伏,三伏的时间看似压缩了,但从前期经历了这几场高温过程来看,这热度一点儿都没“缩水”。
7月16日起,陕西、河南多地都会迎来降雨,但并不“解渴”。上游新闻记者从西安市气象台了解到,16日傍晚、17日白天当地预计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伴有5-6级短时阵风,气温略有下降,但仍有35℃-38℃高温天气。19日傍晚至夜间西安市将迎来一次较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高温缓解。
河南省气象台预测,7月16日白天,安阳西部、新乡西部、商丘、周口北部以及三门峡、洛阳、南阳、信阳等地的南部和北部山区,可能会有分散性的阵雨或雷阵雨,局部可能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即便部分地区有降雨,但降温效果有限,高温天气依旧。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欧阳翼介绍,受冷空气影响,17日起黄淮东部到江淮一带高温缩减;南方则是冷空气和降雨共同影响,18日后高温快速减退,高温自北向南大幅收敛。不过,由于冷空气路径偏东,河南、湖北一带降温有限,高温持续发展,耐力十足。
河南省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魏璐表示,持续高温天气会对人体健康会带来威胁,增加中暑、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的急性发作风险。比如,当气温高于32℃时,脑卒中发生风险就会显著升高,并且危险性随气温上升而加剧。
专家提醒,未来一周多地高温持续发展,中暑风险升高,建议公众保持室内凉爽,及时补充水分,减少在10时至16时气温较高时段外出活动。如果出现头晕、乏力、多汗、皮肤灼热等中暑症状,及时使用解暑药品,严重时立即就医,警惕热射病发生。
上游新闻记者 汤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