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丽江古城将自2025年8月1日起,征收50元/人的古城维护费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据报道,征收标准为每人单次缴费50元,单次缴费有效期为365天;缴费有效期内,缴款人经核验可不限次数进入丽江古城。工作人员表示,古城、公共设施的维护需要大量资金,因此征收古城维护费。
对于这次“古城维护费”的调整,不少网友表示一头雾水,“之前去丽江古城从来没被收过费”。其实,古城维护费早在2007年就开始征收。2007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丽江市丽江古城维护费征收办法》规定中,每人每次缴费金额为80元,并未规定单次缴费的有效期。除此之外,该办法和本次发布的新办法内容差不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此前收费主要是面向团队游客,而这一次散客也被涵盖其中了。收费18年后,新规引争议,恐怕就是因为对于散客来说确实是“进城要交钱了”。
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维护确实需要资金支撑,但是否要通过所谓的“古城维护费”值得商榷。如今,游客已经习惯了“免费进门”,不少古镇都在执行“免门票”,还有景区“背诗免票”,以此吸引游客。以南浔古镇为例,2023年初,南浔古镇宣布向全球所有游客永久免收景区门票,通过免费游提升全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今年“五一”假期,南浔古镇累计接待游客165万人次,同比增长55.66%,带动旅游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91.58%,摆脱了“门票依赖”。
随着文旅消费群体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古镇都身处“十字路口”,是继续依赖门票收入还是破釜沉舟升级改造,古镇转型势在必行。就在近日,江西景德镇瑶里古镇收门票致村民不满,村民纷纷指引游客逃票一事,就引发各方关注。旅游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当地居民和商户的支持。免票进门政策不仅能吸引更多游客,也让本地商业受益,同时能够倒逼景区提升服务质量和业态吸引力。当地强化了景区管理,改善了基础设施,也提升了营商环境,由此所带来的整体旅游业的提升效果显著。这种“主客共生”的模式,让居民从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参与者,从而增强了社区的活力和旅游的可持续性。
当前,传统的“圈地卖票”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阶段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要求。成功的古镇经营应该着眼于打造完整的文旅生态圈,通过提供多元化的文化体验和增值服务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游客免费进来,但不减服务,持续打造新体验,才是古镇的未来发展之道。古镇、游客,当地居民,如何平衡好利益分配,达成多方共赢,国内各大古镇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思考。
丽江古城底蕴深厚,有自己的独特韵味,备受全世界游客喜爱。但当下,旅游已经向着“综合消费经济”转变,其带来的吃、住、行、游、购、娱,以及间接创造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远远高过门票价值。免费让游客进门,固然会损失部分收入,但带来的消费、市场和活力不可估量。探索新盈利模式,让游客从“为进门付费”转向“为体验付费”,注重品牌打造和差异化竞争,重视挖掘古镇独立的故事和文化诉求,构建古镇的“文旅产品体系”,形成城市联动和古镇互动的局面,把更多游客引过来,把旅游市场这块“蛋糕”先做大,不失为一个更好的办法。
古镇旅游的未来,绝不仅是找游客要“进门”钱,只有跳出“门票经济”的窠臼,提升游客停留时长和消费体验,在“二次消费”和“复购率”上做文章,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每个古镇都是一座“富矿”,在古镇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只有敢于守正创新,才能收获“游人如织”“好评如潮”。
来源:上游新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