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所辖有一个区,前身只是一个县辖镇,但是现在的GDP超过了原来所属的县。现在人口三十万,还没有雁塔区人口的零头多,却被誉为中国的航空城。
这就是阎良区,西安城区人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区。
说熟悉是因为阎良“飞机城”大名鼎鼎,说陌生是去的人少,了解不多。
阎良区确实曾经是临潼县所辖的阎良镇,1966年,临潼县阎良镇划归西安市,设立阎良区。
阎良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
春秋时晋在境内设栎邑,秦献公二年(前383),修筑栎阳城(今武屯街道境内),迁国都于栎阳。秦献公十一年(前374年),设立栎阳县,辖地约今阎良区和临潼区渭河北一带。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著名的“商鞅变法”就发生在这里,而不是咸阳。
秦汉的时候,栎阳城曾短短的担当过都城。
要是细究起来,阎良(栎阳)曾经是三个王国的都城:战国时的秦,塞王司马欣的塞,建都长安城前的汉。
到了蒙元时候,今阎良区辖地随栎阳县并入临潼县,从此元、明、清、民国至1966年8月,今阎良区辖地均属临潼县。
到了1987年,临潼县的新兴、北屯、武屯、康桥、关山、振兴6个乡划归阎良区。 阎良的地盘扩大了一部分。
现在一般认为阎良得名“闾阎良善”,"闾阎"指平民生活的地方,"良善"说明了民风淳朴,安居富足,这是一个美好的名字。
阎良是一个因工业发展而设立的行政区。
1958年,一群怀揣航空梦想的创业者组建了172厂——曾旧称国营陕西机械厂,如今航空工业西飞的前身,奠定了中国航空事业坚实的基础。
随后中航工业一飞院与中国试飞院也相继选择在阎良安家,与西飞公司一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经过六十余载的磨砺与辉煌,航空三大家为我国航空工业领域奉献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们携手合作,成功研制出轰六系列、运七、运八、飞豹以及新舟60系列等多款飞机型号,共计30余种,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阎良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更以其独特的地位在航空航天领域崭露头角,被誉为“中国航空城”。
但是,阎良到渭南都比到西安近,西安人对阎良还是不太熟悉。
阎良除了飞机,还有啥?
最有名的自然是阎良甜瓜,这是老西安人的记忆。
从1983年第一颗“白兔娃”,到现在全国最大的早春甜瓜生产基地,“阎良甜瓜”是农业部批准的农产品地理标志。
阎良相枣,也是农业部批准的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
相枣历史悠久,这里的相枣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2300年前。
相传相枣是大唐名相房玄龄推广种植而得名。石川河流域的相桥、康桥一带红枣品质独树一帜,枣果肉厚核小皮薄色红,干鲜兼用,含糖量高、品质佳的优良品种。
我曾经去过阎良的相枣林,惊异这里的古树成片,上千年历史的古枣树依然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阎良的山东庄。
关中一带约有400多个山东庄,仅阎良区就有97个山东庄,谭家村是山东移民后裔最多一个村,有“陕西山东移民第一村”之称。
山东庄最有代表性的美食便是山东大饼:“大葱卷山东大饼”。
山东大饼是用软硬适中的面团擀成薄饼,放到鏊子上烙制而成,吃时抹上秘制的面酱、剥开煮熟的鸡蛋压碎、放上大葱、京酱肉丝、炒土豆丝等,折卷成桶状,食客在这里能吃到正宗的山东大饼。
没事到阎良转转,说不定这里还有更多的发现。
阎良区有悠久的历史,有繁荣的现在,还将有辉煌的未来,
云水终南: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