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湖”中资历最老的当属 湖我国现存唯一一座唐代园林是 湖被誉为“西蜀名园”的是 湖
眼尖的小伙伴想必已经瞧出端倪今天咱们要摆的龙门阵正是——
东
今天邀请到的摆客是
↓↓↓
特|邀|摆|客新繁东湖讲解员
“东湖”之名
源于其地理位置——
位于原新繁县县署之东
由唐时为官居宰相的李德裕
在任新繁县令时开凿
掰起手指头仔细算算
有1200余年历史了
早于大名鼎鼎的
苏州园林、杭州园林和扬州园林
李德裕画像
说起李德裕
这位传奇人物
可有不少响当当的名号——
既是运筹帷幄的唐代杰出政治家
又是决胜千里的军事奇才
既是锐意进取的改革先锋
又是文采斐然的文坛大家
“怀李堂”内景
李德裕一生功绩卓著
辅佐唐武宗开创会昌中兴
反击回鹘、平定泽潞
在川期间
“镇危疆,保境安民”
深受百姓爱戴
公元832年
李德裕任新繁县令
他疏浚河道,修建园林
将一片荒芜之地
改造成了风景秀丽的东湖
东湖含有前后两湖:
砚湖和万花湖
后人在砚湖湖岸建有一堂
名曰“怀李堂”
深藏着大家
对李德裕的深切缅怀之情
刘娟
新繁东湖解说员
怀李堂,是清朝同治年间新繁县令程祥栋专门给李德裕修建的。说起李德裕,当年当西川节度使那阵,硬是不得了——才一年多点儿,就把西川管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治安好得莫得话说。沿湖徐行古柏亭静静伫立在勾氏盘溪之畔遥想当年李德裕亲手植下的古柏曾翠影参天如今虽已化作春泥但这座古朴的亭台依然守护着当年那份盎然生机
不远处瑞莲阁翼然临水“火云烁尽天幕腥水光弄碧凉无声……”北宋县令王益(王安石之父)那首《东湖瑞莲歌》的韵脚似乎仍在砚湖的涟漪间轻轻跳动
刘娟
新繁东湖解说员
瑞莲阁,是专门纪念王安石他爹王益修的。北宋那会儿,王益在新繁当了三年县令,清官儿一个!有一年热天的傍晚,王益办完公事,坐在这儿赏砚湖的荷花,结果看到开出一朵并蒂莲——古时候这玩意儿可不得了,是文风昌盛、吉祥如意的兆头,他马上提起笔,写了首《东湖瑞莲歌》。当时在朝廷当官的新繁人梅挚晓得了,高兴惨了,也跟着和了一首诗《和王益新繁县东湖瑞莲歌》送给他。两个文化人就这么惺惺相惜,成了铁杆笔友!
青竹掩映的弧形长廊
每一步都踏着诗词的平仄
漫步李德裕诗词回廊
依然能触摸到宰相诗人的
家国情怀与生活雅趣
而湖畔的碑廊更像是东湖的文化基因库
碑刻大都出于名人名家之手
其中有刻于1883年的《唐李卫公遗像碑》
以及梅挚《五瘴说》碑
那些深深浅浅的刻痕里跃动着千年文脉的体温
刘娟
新繁东湖解说员
东湖碑廊这块儿,共摆了26通碑,里头既有李德裕的碑像和他写的诗,还有“甲骨文之父”王懿荣留下的墨宝。最不得了的是梅挚那篇《五瘴说》的碑刻——这可是咱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反腐檄文。
千载以来
东湖这池碧水
始终荡漾着文化的波光
川西文人雅士在此弦歌不绝
为后世构筑起一座璀璨的文化宝库
一池碧水,千年文脉
东湖的故事,如同湖中的涟漪
一圈圈扩散,永远流传
排版 | 黄杨敏视频 | 王 冬 黄杨敏 唐 科编辑 | 张晓迪审核 | 刘 江 张璐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