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固原市在车站举行了欢迎仪式,到今天的一些细节,可以看出固原对专列旅行团的热情是认真的。考虑到昨晚上大家入睡迟,今早晨安排了工作人员把早餐送到房间,专列一共拉来了21个旅行团,需要21辆大巴车,市里把干部学院的车都调来运送游客。每辆车上和旅游景区都挂上了欢迎标语。想不到一路走来到固原这接待还有点暖心。



我是第一次踏上宁夏的土地,这是个很好的开端和愉快的记忆。我在想,说不定以后我还有可能再到固原。固原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区,地处西安、兰州、银川三省会城市三角地带中心。总面积1.0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4.77万。这里历史悠久,是远古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拥有须弥山石窟等人文景观,以及六盘山等自然景观,还是红色旅游胜地。
我们今天的第一个活动就是去参观固原博物馆,直观了解一下固原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






固原历史上是西出长安第一城,固原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新馆建成才开展十多天,外观为仿唐建筑,古朴大气。馆内有藏品近2万件(组),以春秋战国北方系青铜器、北朝至隋唐丝路文物最为出彩。这些文物见证了固原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的辉煌过往,承载着多元文化交融的印记。其中,北周鎏金银壶、北魏漆棺画、凸钉玻璃碗等国宝级文物,不仅工艺精湛,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生动展现了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盛况 。我看展陈中有很多古代兵器,感觉这样的大小比例,可能才是士兵使用的真实样子。





《清平乐·六盘山》中一句"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当年谁人不知。六盘山的大名还在我读小学时就知道了,离开博物馆我们又来到了六盘山的高峰上。六盘山主峰米缸山最高点海拔2942米,我们坐车上到了2700米的纪念馆。其实从固原城出来并沒有什么陡峭的山峰,因为固原城本身也在2000米左右了。进公园后从游客中心到纪念馆的坡度才有点集中,几公里内大约上升了400米左右。六盘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这里建的纪念馆完整介绍了长征的过程。固原市的媒体今天派出记者随团报道我们的参观过程,我竟然享受了一次被记者用手机采访的待遇。


从六盘山上下来行程安排是去六盘山森林公园,不料大家都不想去了。没有商量,行动一致,我们这一车全体人员签字放弃了参观。后来才知道,我们这一编组6辆车中,还有两辆车也是全体放弃了参观。其实原因嘛我知道,连续多天的参观把大家都整疲倦了,不是特别吸引人的景点,大家宁可休息也不愿去了。
中午在固原下辖的徳隆县午餐后,导游又带我们去一个叫老巷子的古村落景区参观了半小时,然后我们离开德隆直接到甘肃的平凉市。平凉市没有组织欢迎仪式,但晚餐上了十二道菜,还有粽子,饮料。平时的正常旅行餐哪有这样的待遇。食材虽没有什么高级贵货,但数量和份量都很实在,是我们此行中最好的一顿餐食。可惜因为距午餐时间太近,大家都沒怎么饿,有点浪费了。


车到平凉市接近晚餐时间,大家站在路边等导游收明天的门票费。从地图上看500米左右就是泾河,我和刘太就抓紧时间跑去河边。昨天路上看见了渭河是何等的浑浊,今天我就想看看泾河是啥样的清澈。把泾渭分明这四个字变成眼中所见,心中所有的实景。


跑到河边我惊呆了,宽阔的河道里根本没有水,泾河竟清得影子都没有了。长满杂草的河床上有一段施工现场,不知是在修什么。白跑了一场我还是与泾河无缘,不得一见其清澈样子。

此时天上开始撒雨点,我们赶紧跑回饭店吃饭。饭后出来见满地皆湿,到处都是积水,足见刚才是下了一场很大的雨,我们跑回来的及时。去宾馆的路上又经过泾河的另一段时,我看见河床里长着更高的杂草,不知泾河水流到哪里去了?



在宾馆洗过澡稍事休息,我们又出门逛街看平凉市的市井风貌。平凉历史悠久,为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商周时期周人在此发展农耕。这里遗存仰韶、齐家等众多文化遗址,也是道教名山崆峒山所在地,孕育了独特道源文化,同时融合伏羲文化、西王母文化与皇甫谧医学文化,人文积淀厚重。平凉市2024年末常住人口177.27万人,户籍人口228.5万人。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722.77亿元,人均40623元。我们来回走了一公里多路,途中所见市井市貌可与上述资料匹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