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载光阴,足以让山间的溪流改道,让崖壁的野花换了几茬,却改不了一群人对南太行的惦念。

周日(7月13日),“探索户外”一行18位群友踏着晨光出发,重走那条刻在记忆里的经典环线——山西陵川马武寨-一线天-七星潭-瓦铺梯-平地凹小梯-马武寨环线徒步
清晨6点集合出发,车窗外的风景从城市的钢筋水泥渐变成太行山脉的苍茫轮廓,车轮滚滚,每个人的心里都揣着一份与山水重逢的期待。

8点20分,车稳稳停在马武寨村口,这里车多人多。

马武寨:位于陵川县城东50公里处,地处太行山南麓峡谷地带,与锡崖沟、王莽岭形成旅游景区,是旅游徒步爱好者们,穿越南太行众多经典路线的中转站。此地旅游徒步的气息很浓。

刚踏上步道,早上八九点的骄阳已如烈火般炙烤着大地。空气里弥漫着草木被炙烤后的清香,混着我们粗重的呼吸声。
才走十多分钟,后背的衣衫就已湿透,贴在皮肤上黏糊糊的,可没人放慢脚步。
“看,那棵红豆杉树还在!”有人指着崖边一棵松说,三年前我们曾在树下歇脚,如今它的枝干更遒劲了,枝杈上绑着户外人五颜六色的路标。

“还记得三年前在这块大石头上拍照不?”有人指着一块光滑的岩石打趣,立刻引来一串笑声。那些与山野相关的细碎记忆。就像散落在林间的光斑,明明灭灭却总在不经意间晃进脑海。
一线天依旧是那副“一夫当关”的模样。抬头望去,两侧的峭壁如被巨斧劈开,峡谷幽深,脚下的岩石比以前更滑了。(一线天本身就地势狭窄、崖壁陡峭,加上岩石长期被人踩踏,表面被磨得光滑,遇到阴雨天或有露水时,更是像抹了油一样难走,脚下得格外留神)。

还好,这里的景区人员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加装了新的铁链。
三年前第一次走过时,只顾着惊叹造物主的神奇,紧张地抓着岩壁上的铁锁链挪步;如今再走,脚步稳了许多,却更能读懂这份险峻里的温柔——崖壁缝隙里钻出的绿植,是生命对贫瘠的倔强回应。


穿过一线天,七星潭- 潭瀑相连:峡谷深幽,溪水潺潺,潭瀑星罗棋布,据说有大大小小七个深潭,宛如镶嵌在山谷中的翡翠,雨季时瀑布连潭成串(今年旱情严重,溪水甚少)。
午餐在七星潭边的树荫下解决,简单的食物在山水间也变得格外香甜。
午后的拔高路段成了最大的考验。烈日当头,每向上一步都要对抗地心引力和黏稠的暑气。汗水顺着额头流进眼睛,涩得人睁不开眼,累了歇,歇了再爬。
三年前的这段拔高路上,那时正是野生大百合盛开的季节,洁白的花朵在岩壁间成片绽放,像误入山野的仙子。

“当时就站在这儿拍了张照,背景全是百合花。”我与队友聊着,走着,不由得拿出手机拍下野百合结种子的样子….
虽没迎上百合盛开,可路边的小百合、崖缝里的紫色桔梗依然热烈,或许山水从不会让人真正失望,只是换了种方式馈赠惊喜。
回程的路似乎格外漫长,脚步也渐渐沉重。脱下被汗水浸透又晒干、再浸透的防嗮衣,皮肤被晒得通红。

我的腿部开始抽筋,立刻有队友递上热敷贴,体力不支时,大家轮流帮着分担,没人抱怨,只有彼此的加油声。

当马武寨的村头再次出现在视野里时,已是下午7点了。18个人瘫坐在村口的石阶上,没人说话,只有粗重的喘息声和相视一笑。

三年后未变的山水之约,是18人并肩而行的默契,是19公里七百多米的爬升疲惫到极致后,对“回家”的深切体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