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急雨
十几年前,我曾踏上从上井到罗垟的仙永古道,在五山坑与罗垟交界的路口,那通往百廿罗原始森林的路标,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因此,这次楠溪江源头徒步之旅,我首先规划了这条从罗垟出发,经永仙古道、永仙山脊县界、百廿罗原始森林山脊,再通过岩罗古道返回罗垟的路线。2025年1月的试走让我体验了良好的徒步感受和原始风貌,促使我重新规划路线,并于3月进行了两次试走,进一步修正优化。
那块简陋的路牌,虽不起眼,却深深烙印在记忆中。


罗垟村口的石头湖,是这条徒步路线的起点,那里矗立着“楠溪源”的标志建筑。沿着公路向上井方向走到尽头,跨过一座石拱桥,约行半里,离开古道,从右侧一条路迹不甚清晣的山道开始攀登。穿过一片片灌木林、竹林和杂木林,一条横向的山道映入眼帘,沿着山道前行。

永仙古道罗垟至上井段,罗垟一侧路况良好。



松材线虫病的阴影已笼罩于此,我不禁担忧,百廿罗的大松树能否幸免于难?

沿着山道逐渐上升,不久便邂逅一大片草坡。这片草甸呈带状分布,穿过一片灌木林,估计有二三十亩之广,从山腰的一个小垭一直绵延到山脊垭口。行走其上,心旷神怡。若是其他季节,景色定会更加迷人。

冬日暖阳洒下,为山脊增添了几分温暖。

沿着草坡直上垭口,垭口处海拔已逾千米,永仙县界从山脊穿过垭口。草坡在垭口处逐渐隐没于树林之中。
沿着山脊线继续前行,坡度平缓,行走不觉吃力,很快便到达一个山顶。这里视野开阔,神仙居高耸的岩背尽收眼底。从山顶下来,心中挂念着下方的大草坡,便从另一道山岗折回,躺在草坡上,享受这难得的冬日阳光。



远处,神仙居景区的公盂背巍然屹立。

山道逐渐攀升至山脊,楠溪江风景区064号界碑赫然在目。这块界碑矗立于山脊之上,兼具永仙两县界碑之功能。回忆起在暨家寨对山岗岭山脊发现的编号062的界碑,那么063号碑应位于天柱岩与百廿罗原始森林之间,期待着找到它的那一刻!


对面的凤岙大尖,海拔超过1100米,巍峨壮观。

过界碑,再次踏上山脊路段。随后,又遇两处大草甸,长度均在150米以上,后一处高山草甸发育良好,一段位于山脊,另一段傍坡而生。蓝天白云之下,行走在千米海拔的草甸山脊之上,心情无比舒畅愉悦。这正是户外登山的魅力所在吧。


最后一段草坡处,有一道横向山脊,通往聋耳坑溪分水岭的一个垭口。穿过草坡,翻过海拔超过1100米的全程最高山尖后,进入凉帽岗地段,地形开始复杂起来。

凉帽岗是通往百廿罗原始森林的关键节点。东侧陡坡可直下百廿罗,但坡度约60-70度,极为陡峻;西侧有一条稍缓的沟谷,通往乌龙溪,沟谷一侧为竹林,另一侧是村民废弃的山地,罗垟村民曾由此前往百廿罗。永仙县界在此与山脊分道扬镳,直下百廿罗原始森林。



从凉帽岗下行,山脊两侧大树密集,枝叶交错,遮天蔽日,空间幽暗,地面落叶厚覆,倒伏朽木随处可见,一派原始森林景象。



约行1000米后,山势渐缓,多条山脊在此汇聚,需仔细观察路迹,选择正确的行进方向。
终于见到乌龙溪畔的那座工棚了,山脊至此结束,前方便是乌龙溪。乌龙溪在此处纵身一跃200余米,化为两折大瀑,即楠溪江景区最壮观的龙凤大瀑布。



跨过乌龙溪,沿罗岩古道返回罗垟石头湖,结束了这次难忘的探秘之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