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吉塔镇,隶属于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地处凌海市西北部,东与翠岩镇接壤,南邻板石沟乡,西与朝阳市朝阳县松岭门蒙古族乡相邻,北与沈家台镇毗邻。
班吉塔镇地处小凌河流域中游,市境西北山区,山势起伏连绵,因此著名的锦州苹果就是这里的特产。不过说到苹果我不妨想多说几句,据《锦州县志》记载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是全国最早栽培大苹果的产区之一。爱国民主人士李善祥创立了辽西第一家国光苹果园“生生果园”,就连伟人也曾经三次赞扬过锦州苹果,不过现在市面上已经很难再见到国光苹果了,锦州苹果的新品种也没有太多研发,多了不说。
班吉塔镇因很久以前有位姓班吉的僧人于该地集资修建一座青砖塔得名。而这座青砖塔就是班吉塔,位于凌海市班吉塔镇盘古山脚下,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这个塔是少有的辽代花塔。旧《义县志》记载:“斑鸠塔高二丈,上有鸠鸟,故名,又用以镇北之蜈蚣山也。故村依塔得名,后转今名。”
班吉塔,又名斑鸠塔、华塔,结构为八角七级、青砖实心式。通高11.25米,底座周长14米,塔座周围八面都建有佛龛,龛内有各种姿势的砖雕佛像。塔座上都是磨砖斗拱,斗拱上有瓦檐。不过至于为什么在这个地方修建塔,目前没有权威的说法。
- 龙脉说
风水先生说此地有龙脉,以后必有真龙天子出现。辽道宗听说后便在此建塔,用以压住这条龙脉,使这里出不来真龙天子。据说此塔建完之后,曾有一对斑鸠日夜栖于塔顶之上,因此,当地人便把此塔起名为斑鸠塔,后来年深日久,人们把它叫白了,就叫成了班吉塔。此说的依据是班吉塔镇为蒙古草原通向辽西走廊之要道,受东胡民族萨满文化影响较深。塔顶塑鸟,即其鹰鹫文化之遗存。

- 云游僧说
辽道宗清宁四年(1058年),有一个名叫班吉的蒙古僧人云游到此,见此地四面环山,风景秀丽,便四处化缘,修建了这座宝塔,还在塔旁建一座寺庙,名无梁殿(今尚存外壳)。人们为纪念这个僧入建塔的功劳,便塔以人名称之为班吉塔,村镇也由此而名。
张作相字辅忱,光绪七年(1881年)出生在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班吉塔杂木林子村,作为张作霖的结拜兄弟,他在兄弟排行中位列第八,同时担任张学良的辅帅。尽管其姓名与张作霖仅一字之差,二人并无任何亲属关系,仅为结义兄弟。张作相早年接受过三年私塾教育,随后学习瓦工技艺,成为一名技艺精湛的泥水匠。1901年初,因其族兄张作正遭人杀害,张作相为报此仇手刃仇敌,随即组建了一支武装力量,年仅二十便投身绿林。由于自身势力单薄,他决定投靠张作霖以寻求庇护。
张作霖得势之后,将嫡系部队交给张作相指挥。后来张作相又辅佐张学良执掌东北。锦州解放之后,张作相在锦州被俘,随后被送到天津。1949年4月,张作相因病逝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