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在成都,无需远行,放眼瞭望就可以进行一场原地的旅行。
从李冰父子开凿的都江堰水脉,到杜甫笔下的“窗含西岭千秋雪”;从陆游“二十里中香不断”的梅花驿道,到宋祁笔下“万花如绣翠拂首”的园林盛景——被山水偏爱的成都,用三千年时光将自然写进城市经脉,让生态美学在街巷阡陌间自在呼吸。
城中星罗棋布的园林坊间、近在咫尺的风景,优美婉约的文学作品写出的生活姿态,已经成为了成都人熟悉的场景,创造着独属于成都的城市美学。
基于此,特推出“生”动成都,跟着文学去“打卡”专题栏目。循着千千万万成都人将生活过成生态诗篇的温度,把散落在大街小巷的绿意收集成册,让蜀地山川的呼吸声,随着张张镜头扑捉的照片、次次深情朗诵“有声名片”,漫过巴山,润泽远方。
当晨曦漫过龙泉山脊,在“日气熏花色,韶光遍锦川”的光影里,我们在①《在金色的时光里相遇》。
沿着成都人将生活过成生态诗篇的温度捕捉②《成都暖阳下的慢调时光》。
老茶馆竹椅上的茶香还未散尽,转身便踏入③《公园的慢走闲读》,看银杏叶如何把光阴裁成书签。
极目西望,“坐看浮云横玉垒”的千年咏叹,化作④《远望青城雪山,近观云居白塔》的视觉长卷。
早起的晨跑者正用脚步丈量⑤《龙泉山下的慢跑时光》,让心跳与林间鸟鸣同频共振。
龙泉山下的慢跑时光
杨不易
清晨七点,在居所附近的路口,我慢慢收住脚步,看了看手机上的跑步软件,刚好十公里。这是晨跑十多年来,让我感觉最舒服的距离。龙泉驿星光路上的汽车,正渐渐多起来,喘息之间,我似乎感受到了这座古驿新城的脉搏和心跳。
现在是二月下旬,成都刚刚经历了一段寒潮,然后是阳光洒满全城,气温迅速上升。春天如期而至。沐浴在清晨娇嫩的阳光下,抬头望望清朗的龙泉山,我仿佛看到山坡上桃树的花骨朵们,正使出全身的劲儿想要快快开放。而身后的星光绿道两边,粉红的垂丝海棠、雪白的梨花,还有黄到耀眼的黄花风铃木,也将在随后的日子里次第开放,陪伴我整个春天的慢跑时光。
一
2008年夏天,我从成都羊西线搬到龙泉驿,并定居下来。到了2011年,我开始了自己的跑步生涯。我总是说,跑步的人是最早发现春天的人。可是那时候,龙泉驿的“春天”,更多体现在山上的桃花节。至于山下的城区,适合跑的地方并不多,要想在跑步中“发现春天”,也有一定的难度。
我居所附近的星光东路,原本有很多诸如黄桷树之类的林木,那些树看起来古老而繁茂,可也很杂乱,树下则是丛生的杂草和乱石泥地,想在其间散步都难。而藏在树后面的,则是因酒吧KTV密布而被称为“干吼一条街”的星光路。这样的街边,如何跑步呢?
而顺着星光路往西,则是成都经开区,路边是各类企业,抬眼就能看到林立的厂房,是跑步者避之不及的区域。
那段日子,我主要在芦溪河两岸跑。芦溪河发源于龙泉山脉的长松山,流经宝狮湖后,才开始有一点小河的样子。因为河道太窄,我更愿意叫它芦溪。芦溪旁边有一个居住了数万人的大社区,因此做了环境的美化,种了很多花木,还铺设了清幽的小径,是很漂亮的跑步地。可缺水的芦溪,却并不那么美,尤其是枯水季节,往往只有很少一点水淤积在河道的中心,偶尔散发出阵阵的腥臭。
那时候,我总是希望夏天快点到来,期待暴雨后的洪水还我一条干净的小河。而夏季雨后的黄昏,散步的途中,我常会在芦溪边驻足,看着浑黄的河水奔涌而下,冲走河道中的一切脏乱之物。在那些时候,我似乎曾向上苍祈祷,希望芦溪永远是这样一条河流,哪怕像黄河一般怒涛奔腾。所谓流水不腐,这样,至少它可以是干净的。
上苍不会理我的苦恼。倒是有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在散步时看见,有一个穿着绿背心的工人撑着小船在河面慢慢滑行。在浅浅的芦溪河上,这是一件很新奇的事。靠近去才发现,河水不知什么时候变得清澈了,水下还有很多飘忽的水草。而工人们正是在打理那些水草。
芦溪河慢慢改变了模样,清亮的河水配上两岸的绿荫和小径,成了绝美的画卷,晨跑和散步时,也可以放心呼吸了。
我后来才知道,那段时间,是本地生态环境部门在对芦溪河流域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不但用科学方式改善河水生态,还对河道清淤、疏浚和拓宽,沿河修建了新的污水管道,新建了污水处理厂,打造河堤两岸景点等,才让芦溪河变得更加漂亮起来,更适合人们休闲游玩。
芦溪河两岸是我跑步时间最长的跑道,长到熟悉河边的每一棵树,每一丛花,还有那些在河边跳扇子的大妈,一对总是在清晨时散步的老年夫妇……跑步的人最早发现春天,我而的春天,总是在芦溪河边发现的。
但我后来发现,居所附近适合跑的地方,并不只有芦溪河两岸。譬如,还有曾号称“干吼一条街”的星光路……
二
五色梅、绣线菊、蛇鞭菊、苔草……我在正午的阳光中抬起头来,发现正好待在一株黄桷树的阴影里,清凉之间,寄情于花草中竟忘了火红的太阳。
最先吸引我目光的,是星光绿道上丰富的植物,几乎一年四季都有花开,既有低矮的花花草草,也有作为隔离带的灌木,还有黄葛树、小叶榕等高大的乔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植物生态系统。
在我刚搬来龙泉驿定居那些年,整个星光路都是不适合休闲散步的。现在,星光东路的“干吼一条街”被拆除,街边繁茂的树木被有序梳理,修建了健身绿道、儿童乐园和各种休闲锻炼设施,一下子就变了样。穿过厂区的星光中路和星光西路,也变成了在街边漫延的花园。
我想,或许可以到这里来跑步,于是信步往西。星光绿道东接龙泉山下,沿着星光东路、中路和西路,一直抵达成都绕城高速连接锦城绿道,据说接近十九公里。但它并不只是一条直通通的红色步道,而是结合道路两侧业态设计了很多配套设施,比如有特色文化园、体育运动场、儿童空间、休闲舞台,甚至串连起了邻里中心、医院和中小学……这才是我想象中的居家环境。
第二天早上,我开始试着在星光绿道上跑步。从航天南路转上星光中路,跑到东风渠边,再回头转向世纪大道,沿成龙大道向着山景奔跑,回到起点时,正好十公里。没有经过任何测试,第一次便完美地跑了一个十公里的圈。这全程都是花草相伴的绿道,真是天然替我设计的。
跑过星光中路时,天才微微亮,绿道旁的下沉篮球场,已经有四五个年轻人,正在练习投篮,停步一问,才知道是附近工厂里的青年工人,趁周末聚在一起锻炼。这才恍然想起,这些绿道都是在成都经开区里穿行,而我正在工厂之间奔跑。可在满地花草和葱郁的树林掩映之下,连一点异味都没有,我全然忘了这里是工厂区的事实。
在那以后,我便把跑步的主战场,转移到了星光绿道上。
工厂总是意味着废气、原材料,货车进出,又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空气质量,确实很难做到。这让我很是好奇。除了种花栽树,大概还有其他什么高招。后来听人说,当地这些年以新能源和智能网联为两大主攻方向,创建了十多家国家和省级绿色工厂,走的是绿色发展之路,兼顾适合人居的城市和生态环境,还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一个朋友故作神秘地告诉我,说龙泉驿区隐藏着一个生态智能大脑,有很多的固定和移动监测设计,通过智能大数据监管着全区的大气污染源……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和跑步者,看不见这些设备,也不知道谁在监管,可从绿道上奔跑而过时,优美环境和清新空气带来的愉悦,却是最真实的感受。
朋友老秦却不大喜欢在街边的绿道上跑步,他总是去前些年新建的东安湖体育公园环湖跑。东安湖公园我自然去逛过,环湖跑道堪称专业级别,可以拿来搞比赛。而且此前作为成都大运会主场馆所在地,东安湖的景观和水质都非常好,据说湖里出现了水母。而水母对水质的要求可十分苛刻。可对于我这个晨跑者而言,东安湖实在离家远了一些,每每看他在朋友圈晒出漂亮的照片,我会发现艳羡的惊叹。
偶尔周末无事到处闲逛,发现和东安湖体育公园连着的驿马河公园环境也很不错,经过治污后的驿马河水质也相当好。后来听说,龙泉驿建的绿道还有很多,比如同样离我家不远的东风渠生态绿道。近些年,成都全域建设了很多绿道,统称为天府绿道,想必每天都有很多如我一样的人,在绿道上散步和奔跑,直观地感受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愉悦。
三
端午前的某个清晨,喘息之间,我再次抵达芦溪河的桥头,刚在草坪上坐下来休息,便听到河对岸传来叫卖声:“过端阳,买雄黄……”
一个小贩,沿着下山的马路,慢慢出现在我面前。想必,他很早就从龙泉山里一路叫卖,终于在市声喧哗之前,抵达了城市的边缘。我想,也许可以沿着他身后的那条路,一直跑到龙泉山里去,那一定是不错的跑步体验。后来,我真的进行了一次尝试。只是作为一个晨跑爱好者,我没有在山里长时间奔跑的实力,很快便无功而返。
更适合在龙泉山里进行的运动,是通过登山步道徒步,一路赏花观景。
早些年,我们只在附近的仰天窝步道登山。仰天窝步道起点在桃花沟,倚山穿过一片桉树林,过了仰天窝,往老成渝公路方向下山,又有芭蕉林,倒也是清幽。加之两端距离不远,很适合周末闲走。
后来,又出了一个钟家山步道,一时成为网红打卡地,很多人远道而来,就为在那步道上走一遭,拍拍雪山,看看日出日落。听邻居和朋友说得多了,我们也免不了俗,专程去打卡。
钟家山步道从老成渝公路旁的飞龙湖开始,在龙泉山里上坡下沟蜿蜒而行,直至桃花故里的连心亭。途中有风景别致的树林,也有绿意盎然的庄稼地,很有田间野趣。若是春天,沿途的桃花、李花和菜花,更是美到极致。而最让人喜爱的,是几个观景台,所谓一览半山、二寻野秀、三瞰浮云、四乐青田,都在视野开阔的高处。走得累了可以驻足观景,或者在路旁的民宿和咖啡馆坐下来品茗,吹吹山风,很有雅趣。
那日黄昏,我们一行走到步道最高处,正赶上日落,遂齐齐站在路边往西观望。夕阳染红半边天,金光照亮云霞,而繁华喧闹的成都城,被太阳的余晖笼罩,竟意外地显出一分宁静来。而山下近处,是龙泉驿城区,我日常生活的地方,经常跑步的星光绿道,便藏在那纵横的街巷之中。美丽的东安湖体育公园,也近在眼前,夕阳照在现代感十足的主体育馆上,将运动的力量和柔美的湖景糅为一体,颇得琴瑟和谐之美。
彼时,我再回头眺望郁郁葱葱的龙泉山,顿时明白,眼前这一切,就是所谓“一半山水一半城”最生动的写照。绵延两百公里的龙泉山脉,在成都这一段特点最为鲜明。而最高峰长松山就在成都,所以人们常说的龙泉山,总是特指龙泉驿这一段。成都近年打造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无论是森林覆盖面积,还是山间野生动物,都以能看见的速度在增长。新建的景点、民宿、咖啡馆和四通八达的道路,都更适合城市休闲。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城市空间、市民生活、产业发展完美地交相融合,正是人们追求的城市生态之美。
其实,我也只在周末偶尔上龙泉山去,更多时候都在山下街巷里为生活而奔走忙碌,或者沿着山脚下的芦溪河和星光绿道跑步。当清晨的太阳升起,阳光洒在身上,我在奔跑中抬起头来,望着晨雾尚未散尽的龙泉山,竟生出一种现代陶渊明的心满意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