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故乡行
段兆军
点击进入:第一节——第五节
第六节、雅鲁藏布大峡谷
林芝以其海拔低、气候湿润、森林茂密、河湖交叉、景色宜人而享有西藏小江南之称,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当然最吸引人的地方当属雅鲁藏布大峡谷了。8月9日,一大早便乘车沿尼洋河顺流南下经米林和雅鲁藏布江汇合处,再转往东北方向向目的地雅鲁藏布大峡谷驶去。
尼洋河和雅鲁藏布江汇合湿地
在米林县羌纳乡,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的交汇处,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自然奇观。尼洋河作为雅鲁藏布江的三大支流(另两河为上游的年楚河和中游的拉萨河)之一,是林芝市的母亲河,以其清澈和湍急的水流而闻名。而发源于后藏干旱沙漠戈壁地区的雅鲁藏布江水流经近千公里后则相对浑浊,流速也较为缓慢。在汇流处,尼洋河的水流汇入雅鲁藏布江后,竟然出现了逆流的现象,仿佛江水在倒流。这种一清一浊、泾渭分明的景象,让人不禁惊叹大自然的奇妙。这段江河汇流的奇观,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成为了游客们争相前往的旅游胜地。在这里,你可以亲眼目睹到江水的清澈与浑浊,感受到水流的力量与速度,体验到自然界的神秘与魅力。
丹娘佛掌沙丘
看到了吧,在四面群山环抱周围河水环伺的雅鲁藏布江边满目绿洲的地方竟然还有象日喀则戈壁沙漠中才有的大片沙丘,太不协调了吧,但不协调之中反倒映衬出独特的壮观景象。便成为游客们因好奇而驻足打卡的景点。
宽阔而又平坦的世外桃源——峡谷农田
车行两个多小时100多公里后,抵达大峡谷的入口处派镇——大峡谷景区游客中心。派镇也是通往高原孤岛“墨脱”徒步之路最主要的地点,别号“转运站”。
雅鲁藏布大峡谷(网络图片)
雅鲁藏布大峡谷北起雅鲁藏布江下游米林市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长504.6公里,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从派镇到巴昔卡(在藏南地区底部)496.3公里的下游河段,河流水面高程由2910米,急剧降至155米,天然落差2755米,居世界各大河流首位。尤其是从派镇到墨脱,212公里的河段两地直线距离不足40公里,水面高差却达2230米。整个峡谷地区冰川、绝壁、陡坡、泥石流和巨浪滔天的大河交错在一起,环境十分恶劣。许多地区至今仍无人涉足,堪称“地球上最后的秘境”。峡谷又是由若干个相连组成的峰与拐弯峡谷的组合,江水绕行南迦巴瓦峰形成一奇特的U字型大拐弯,峰回路转,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形成一种独特的自然奇观,在世界峡谷河流发育史上十分罕见。
1994年雅鲁藏布大峡谷论证为世界第一大峡谷,并被列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首。
雅鲁藏布大峡谷爱情广场的大桑树
雅鲁藏布大峡谷内的大桑树树龄1600多年,高7.4米,径围13米。古树枝繁叶茂,年年开花,但无果实。当地人称“布欧色薪”意为“雄桑树”,将其视为吉祥物。相传是由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亲手所植,不过是不是真的窃以为值得商榷。因为文成公主进藏时间为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距今1384年,而树龄为1600多年,早于文成公主进藏300多年,文成公主怎么栽此大桑树呢?要么就是树龄有误。不过也充分说明藏族同胞对文成公主这位藏汉和亲伟大使者的无限崇拜与尊敬。
圣洁的南迦巴瓦峰
西有珠穆朗玛,东有南迦巴瓦。西藏的山峰,其雄伟,其神奇,其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那可都是呀咕希扎嘟,与之比肩者廖廖。
看到雅鲁藏布江下游东南部大轨弯处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了吗?据说它似一个十分害羞的小姑娘,很少露面,常年被白云遮罩着美丽的脸庞,有“十人九不遇”之说。是不是真的,反正我没遇到,看来是真的,至少我是无缘啊。哈哈!
雅鲁藏布大峡谷拐弯处
从这里开始,雅江由稍平缓江面逐渐进入水面最窄、落差最大的水域,环南迦巴瓦峰进入两边近乎直立高耸如云端的真正的大峡谷之中,波涛汹涌、响声如雷、咆哮而下,雄赳赳、气昂昂般直向着下游奔腾而去。那壮观的气势,怎不让人精神为之振奋。
(未完待续)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段兆军:甘肃省会宁县人,1972年11月入伍,在空军西藏日喀则场站警卫连服役4年,1977年3月退伍后回到家乡从事教育工作,现退休在家。

作者:段兆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