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现在是鄂东的一个小山村,它的名字叫做石桥铺,现在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自然小村落,这里地处大别山南麓,属于大别山的腹地,这里一脚还可以跨两县。

石桥铺大桥
可能很多不知道的人觉得,这里不就是一个普通寻常的农村吗?如果我告诉你们,这里曾经在古代有着八百年历史的县治所在地,你们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这段历史,却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县治迁到了别的地方,这里也就慢慢的没落了。

石桥铺网红公路
南北朝萧梁普通四年(523年)至元大德八年(1304年)的近800年的时间里,它一直是罗田县的政治中心。在萧梁普通四年(523年)至唐武德四年(621年);北宋元祐[yòu]八年(1093年)至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至元大德八年(1304年)这些罗田县存在的岁月里,石桥铺一直是罗田县的县城,其官衙多认为在魁山,也就是现在的石桥铺镇四口塘一带。在罗田县被裁撤的岁月里,石桥铺仍是这一地域最大最重要的镇市。

石桥铺街道
石桥铺不仅长期是罗田县的政治中心,在唐宋年间,还是县域经济中心。在唐朝,它是江淮间茶叶重要的产地和集散地。北宋乾德三年(965年),朝廷置榷[què]货务榷茶,在淮南六州置六务十三山场,蕲、黄二州有四个山场,其中蕲州有马祁(《梦溪笔谈》作王祺)、洗马(今浠水县境内)、石桥(今罗田县境内)三个山场,管理整个蕲州地域的茶叶生产和销售。其中,石桥镇茶叶产销量极大,据沈括的《梦溪笔谈》及《宋会要辑稿·食货》等典籍记载,嘉佑六年(1046年),石桥山场的茶叶收购量为55万斤,占十三山场总收购量的12%。

石桥铺街道
解放后,成立了石桥铺镇,这里是镇政府驻地,2001年行政区域调整,石桥铺镇撤销,以石桥铺镇中心成立了石桥铺村。现在村上的邮政银行和农商银行还在营业中,石桥铺车站几个字还在,只是车站已经关闭很久了。

石桥铺街道
这里由曾经繁华的县城变成后来的乡镇,再由乡镇驻地变成现在的行政村,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再繁华的地方也会有落幕的一天,像极了我们的人生。

石桥铺街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