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塔里木河中下游两岸秋天里的胡杨林。
喀尔曲尕乡罗布人告别了的塔里木河下游的胡杨木搭建的家,带着不舍和无奈。远处星罗棋布的小海子,在沙漠和胡杨间泛着涟漪,虽然日渐干枯,那些小海子曾经可是罗布姑娘嫁妆,留下过多少罗布人后裔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渴望。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塔里木河流域的人口增加,垦荒规模迅速扩大,塔里木河的水资源被过度开发和利用,三大源头来水量日渐减少,最终导致下游数百公里断流,长达30年。下游两岸沙害遭受侵袭,植被严重衰退,草场退化沙化,绿色走廊面临消失,曾经水草丰美、鸟兽成群的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塔里木河从历史上最长时达2617公里,到后来被人类的贪欲一点点蚕食、剪断,缩短到今日的2179公里。
塔里木河是我国的第一大内陆河,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生命线,因为有了这条河,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形成了广阔的绿洲,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带来了强大的生机。为了保护这条生命线,自2000年起,国家开始对塔里木河进行以源流灌区节水改造和河道治理为重点的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等制度。通过灌区节水改造、河道治理等,生态输水等措施,塔里木河两岸生态逐步恢复,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2008年10月,秋风把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染成了金黄。我搭乘影友的三角翼飞行器,从沙雅县的塔里木河岸边起飞,再一次俯瞰塔里木河秋天的壮观景色。塔里木河水依然如同钳制沙漠北缘的一条青龙,浇灌着两岸茂密的原始胡杨林,使得河流两岸的秋天更加生动、更加壮丽。秋季是塔里木河的枯水期,从空中可以看到,夏季洪水季节留下的河水留在了河岸边的洼地里,形成了一个个小的海子。当地人告诉我,这几年塔里木河水多了,大片沙漠边上的胡杨又再次复活了。

2007年,塔里木河下游的分水枢纽闸口。

2007年,塔里木河下游的分水枢纽闸口。

2008年,塔里木河中下游两岸秋天里的胡杨林。

2007年,塔里木河下游沙漠生态正在恢复。

2008年,塔里木河下游沙漠生态正在恢复。

2008年,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开始提升。

2007年,塔里木河下游喀尔曲尕乡境内的原始胡杨林。

2008年,塔里木河下游河水多了。

2008年,塔里木河下游水润胡杨。
经过20多年的持续努力,将多条越过山脉的支流流水引入塔里木河下游,并进行了连续25次的生态输水,河水水面面积持续恢复,保持了稳定的水量,植被恢复和改善面积达到2300平方公里,原本濒临死亡的原始胡杨林等植被正在停止恶化,生态系统开始逐步修复,塔里木盆地的母亲河迎来了新生。
塔里木河承载着丰富的地理、生态和人文景观。塔里木河的生态修复不仅仅是自然力的结合,更是人类智慧和实践的体现,也创造了新疆第一无二的沙漠奇观。塔里木河用自己的故事,讲述了内陆河流浇灌绿洲的辉煌、粗狂和苍凉,在中国最荒凉地方唱出绿色的歌!

2013年,部分没有搬迁的喀尔曲尕乡的人们开始做起了旅游接待。

2013年,荒漠植被得到恢复。

2013年,塔河两岸大大小小的又海子有了水。

2013年,塔河两岸羊群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2013年,塔河两岸大大小小的又海子有了水。

2013年,放牧在胡杨林间的羊。

2013年,放牧在胡杨林间的羊。

2021年,用盐碱长大的羊,烤制烤全羊肉质细嫩正在成为新疆知名烤全羊品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