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瑶要出差了,让伊颂华订飞广州的机票,两张,她们同行。
伊颂华讲:机票太贵,我就不去了,去了也起不了作用;或者,坐火车吧。
陈瑶讲:钱不重要,重要的是否有成绩。
陈瑶、伊颂华从虹桥机场登机,都是第一次坐飞机,且都是亲朋好友中的坐飞机的第一人,都挺着胸,把尊严拉满了。
人的一生,难得有几个起跳点的,坐飞机当然不能算,但算作助跑,在当年是够资格的。
她们到了深圳国贸的商场了。
这个商场在那个年代当属国内最豪华的商场,加不加之一不确定。
进门后,震撼她俩的,不是大空间的场面和豪华的装修,是商场里的铜扶梯,这么粗的铜管做扶梯,太奢华了,她们像进了殿堂一样。
现在看来当时国贸商场的铜扶梯,不可能是纯铜,不是造价问题,是纯铜容易铜锈。应该是不锈钢镀钛的,现在是不稀奇的,但仍旧少见,原因不是贵,是太金碧辉煌了,俗了。
他们在商场内找到了合同上的那个单位,一个楼层的一个片区,经营的是工艺品。柜内、橱窗里陈列的工艺品,在灯光的折射下,件件如同珍宝一样。没有她们的双面绣,卖光了?不太可能吧!
她们在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见到了邹经理。
邹经理,她们见过。但交易会大人流的背景,把经理的形象淡化、模糊了。现在重新再认识,她俩由衷地感到经理气质的不俗,而且客气、有礼。
经理至少是中年人,长相一般在女人中不算突出的,但她化妆了,妆容精致人也显得精干了。
邹经理带她们到库房。
陈瑶看到他们的双面绣整整齐齐、方方整整地叠在货架上。
邹经理打开了一件双面绣,讲:若我们能建立长期、稳固的业务往来的话,陈厂长要帮我们解决双面绣上的两个瑕疵。
陈瑶频频点头。
邹经理把锦盒中的双面绣拿了出来,把锦盒递给了陈瑶:陈厂长,看看你的产品。
陈瑶拿在手上颠来倒去地看着,没什么呀 ,又递给伊颂华,伊颂华看到了锦盒里面黄缎面上有个很小的霉点。她手指着霉点给陈瑶、邹经理看。
邹经理点头,这是重大的事故啊,客人把东西买回去,发现这包装盒发霉了,这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陈瑶望着她,心想没有那么夸张吧。她解释:苏州是正江南,江南有黄霉天,黄霉天就是雨下个不停,出这批货时,正当黄霉天,锦盒是用浆糊裱的,有一丁点霉点、霉斑在情理之中,可以改进的。
邹经理没有回应陈瑶,拿起刚拿出来的那件双面绣:陈厂长,双面绣框架的木头材质,我们虽然没有约定,但是要跟绣品相辅相成,做生漆是不可能的,但你也不能做成聚酯漆,没有了木纹,就成了一个没有灵性的框了。
陈瑶说,这个可以改进的。
这时,邹经理的员工来喊她吃饭了。邹经理让陈瑶他们一起。
到了餐厅,也是自助餐形式。邹经理有了她们两个客人后,就坐园桌,餐厅另外出菜了,一盆盆自助餐的菜品端了上来。
邹经理问她们喝酒吗?
她们不喝。当然懂不是请他们吃饭,仅是工作餐而已,喝洒是不合适的。
饭端来了,陈瑶突然说想喝瓶啤酒。她心里压抑,还有点难过。预感跟商场的生意黄了,她们双面绣的品质是达不到商场的要求的。邹经理之所以没有直接表达,可能是他们香港人与内地不同的商业文化,和气生财;也可能是份善意,希望工艺上改进后能再次合作。有下次吗?没有了,达到她所要求的工艺水平的双面绣,有吗?有,在苏州城里相关的工艺大厂里。从大厂里拿货,不一定拿的到,人家要做外贸的,拿到了再倒卖,是没有利润的。
邹经理听到陈瑶要喝酒,愣了一下,但马上喊他们的人去拿了,她也拿罐饮料,她陪陈瑶。
啤酒来了,陈瑶喝了一口,满脸通红,整个餐厅就她一人在喝酒。她失态了。
邹经理帮她化解着尴尬,跟她闲聊着,但聊的话题又跟现实是悬空八只脚。
邹经理讲:世界上大城市的商场,她基本上都到过。建议陈瑶也要出去看看。千万不能把工艺品等同于旅游纪念品,广州包括深圳有的景点、酒店的旅游品商店里卖的工艺品,品质太低……
邹经理是善心的,但有着藏不起来的优越感,让陈瑶有点恼火。
陈瑶问:邹经理,你到过苏州吗?
她在等邹经理对苏州的赞美,苏州的园林、太湖、美食……
邹经理讲,苏州她去过,但印象不好,到了就走了。
为什么啊?陈瑶两只眼睛瞪大着。
邹经理看了看左右,声音压低:苏州人家家户户都能搬出一只马桶来,把我吓煞了。
陈瑶想再喝瓶啤酒了。当然只是心里想想而已。啤酒一口焖了,结束了,饭都不想吃。
下午,陈瑶他们就没看到邹经理。一个库管把他们带到了仓库里,跟他们办手续,把150件双面绣,退还于他们。他们特意在商场里买了二个行李车来装双面绣。
两个女人拉着行李车,走在深圳街头,她们的心情可想而知。
一个小时后,陈瑶在深圳火车站的候车室里骂人,国贸商场里买的东西也不过如此嘛,行李车一点都不牢,还没有她们家彬彬改装的牢,对了,不是她家的彬彬,是别人家的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