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白泉泉群的清冽泉水注入“泉炬”装置,五条传递路线绘就的文明轨迹在此交汇,2025济南国际泉水节“泉炬”传递历城站以一场水火相融的仪式,完成了对泉城精神图腾的当代诠释。这场跨越历史与未来的文化接力,既是对“天下泉城”文脉的深情回望,更是新时代历城以泉水为媒、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庄严宣言。
泉脉如史:在文明根脉处书写新章
从白泉“泉涌白沙”的千年奇观到超算中心“山河”平台的算力澎湃,泉炬传递路线宛如一条时空走廊,将济南的泉水文明与数字文明紧密串联。35位火炬手中,既有蒋世波这样以锦鲤养殖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农人”,也有聂伟这般在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开拓数字经济新局的“弄潮儿”。他们的足迹覆盖传统村落保护、城市更新、生物医药、文旅融合等多元领域,恰如泉脉分合之道——既保持文化原真性,又迸发创新生命力。
在芦南村党支部书记贾虎平接过最后一棒时,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位放弃千万产值企业回乡建设的带头人,用20年时间将贫困山村打造为固定资产超4亿的现代化新村,其捐资1.7亿的壮举,与白泉底涌动的千年细沙形成跨越时空的精神共振。这种“守根与开新”的辩证统一,正是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的密码所在。
泉涌如炬:照亮城市精神的多个维度
泉炬手矩阵的构成颇具深意: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英茂代表的基层治理智慧,孙胜萍推动的交通变革,李曦杬团队探索的“轨道+物业”模式,共同勾勒出历城“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立体画卷。而像00后学生姚铭群这样的新生代面孔出现,则预示着泉水精神正在完成代际传承。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活动将融创乐园、体育中心、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等现代地标纳入传递路线。在裸眼5D影院《飞越丝路》展现的李清照诗词意境中,在室内滑雪场-18℃恒温技术填补的华北空白里,在济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支撑的垂直大模型研发中,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完成着奇妙对话。这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实践,恰是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
汇泉如誓: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济南表达
汇泉仪式上,9位不同领域代表共同注入的白泉之水,蕴含着深刻象征:贾虎平代表的乡村蝶变,郭肖娜主导的民生服务,李曦杬推动的产城融合,聂伟布局的数字经济,李永山创新的文旅夜游,共同构成新时代“泉城方案”的五线谱。当这些发展实践汇入泉脉,实质是传统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型宣言。
这场持续数小时的传递活动,最终在济南超算中心科技园达到高潮。这里不仅有着世界领先的“山河”超算平台,更孕育着大模型创新工厂的无限可能。当火炬手黄方杰展示其公司自主研发的玄武大模型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一个文明古国在人工智能时代坚守“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王永)
编辑:韩璐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