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城市的热浪催动着市民避暑的脚步,而郊外的乡村正以另一种热情拥抱远方来客。
乡村桃园里,从市区驱车而来的年轻父母带着孩子踮脚摘桃;生态绿道上,来自城市骑行队的旗帜不断在风中猎猎作响;营地篝火旁,帐篷像蘑菇般散落在夹杂欢笑声的山林间;民宿小院里,咖啡杯与书籍搁置在磨盘改造的茶桌上,俏皮的姑娘背对着碧水青山拍下第九张自拍照......
“钢筋森林”里倦怠的渴望,仿佛在这一刻有了具象的答案——指尖沾露采摘、飞轮碾过绿道、星空下烧烤架升腾的烟火气勾勒着城乡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这一切正随着城市人们向往的脚步徐徐铺展。
“甜蜜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晨光微露,卫滨区平原镇八里营村的桃园已飘散着甜蜜果香。果农杨林锋的蟠桃园里,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今天是开园日,我和老伴天刚亮就来到园里,等着迎接第一批客人呢!”正说着,老顾客宋先生笑着走进园子。这位忠实顾客对老杨家的蟠桃赞不绝口:“昨晚刷到他发的朋友圈,今早特意早早赶来,就怕晚了要排队!”话音未落,他已提着果篮钻进桃林深处。
很快,桃园里热闹起来。这里既有像宋先生这样的回头客,也有经朋友推荐慕名而来的新面孔;有带着孩子体验采摘乐趣的家庭组,相约出游的闺蜜团,还有来进货的水果商贩,整个园子充满欢声笑语。“这些城里客人啊,喜欢周末来乡下换种活法。”杨林锋边说边笑,眼角的皱纹里盛满喜悦。
在平原镇,像杨林锋这样的果农已有50多户。其中卫滨区润阳家庭农场的樱桃还获得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认证。当地打造的春摘樱桃、夏采鲜桃、秋品葡萄、冬尝草莓的“四季采摘”体系颇具特色,再搭配全年可采摘的西红柿和时令的水果黄瓜、水果玉米等,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这套模式不仅为该镇带来超千万元的年收入,更解决了200多人的就业问题。
如今,游客们摘完水果,总要到农家小院坐坐。围着柴火灶,吃着刚出锅的农家菜,听着老乡讲田间趣事,果香的清甜、饭菜的鲜香与人情的温暖相交融,推动卫滨区的农业从单纯的产品售卖,逐步升级为农旅融合新业态。
如今,农旅融合的示范效应在我市“多点开花”。辉县市依托太行山区优势,重点发展山楂、苹果等特色种植产业;封丘县则立足地域特色,大力发展树莓、葡萄精品水果产业。这些地区探索多元化发展,走出了一条条农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绿色骑行催生露营经济
与“甜蜜产业”相呼应,凤泉区依托山水林田湖草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融入绿色骑行、轻奢露营,推动产业深度融合。
夕阳西沉,凤泉大桥上掠过几道飒爽的身影——骑行爱好者高先生和队友正迎着晚风飞驰。“凤凰山这一带空气好、风景美,往返四五十公里,骑行强度刚好,是我们骑友圈最爱的‘近郊黄金路线’。”高先生表示,每周和朋友来这儿骑上一程,已成为他打开周末闲暇时光的最佳仪式。
凤泉桥下不远处,星星点点的灯光在凤泉湖畔渐次亮起。去野露营GLAMPING营地负责人胡文芳一边忙着给新到的客人分发烧烤架,一边告诉记者:“现在城里人越来越爱往乡村跑,到了周末,营地常常是一‘篷’难求。”亲子游玩、露天电影、星空音乐会......记者了解到,这些趣味性与体验感十足的项目,让素有“城市后花园”之称的五彩凤泉正变身“网红打卡地”。
据介绍,去年年底,凤泉区倾力打造的自行车彩虹赛道荣登2024年“中国骑行地图”精品骑行路线榜单。
今年5月,去野露营GLAMPING、奇趣童话部落、山霖等3家露营基地又获评省级露营基地。
如今,骑行者的车辙与露营者的帐篷,在凤凰山脚下交织成夏日最生动的风景线,“骑行+露营”的兴起也为当地带来了新机遇。凤泉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研学+营地”产业链,打造更具吸引力的“近郊游目的地”。
这股绿色风潮也正沿着黄河绿道蔓延开来。骑行者背上行囊、带上露营装备在穿滩一号公路前行,领略母亲河的雄浑壮美,感受田园的诗意栖居。
民宿经济点亮乡村夜生活
夜幕低垂,卫辉市狮豹头乡的民宿小院亮起温暖灯火,与满天繁星相映成趣。“这景色真让人陶醉。”来自河北省邯郸市的陈女士由衷赞叹。平日穿梭于写字楼的她,最期待周末能在这方天地里放飞自己——听听鸟鸣,闻闻花香,享受难得的慢时光。
让陈女士流连忘返的,正是狮豹头乡那些巧妙改造的老宅民宿。这些建筑既完整保留了传统村落的古朴韵味,又巧妙融入了现代化的舒适设施,为都市人打造了一个既能触摸乡愁、又能享受品质生活的田园栖居地。
“郑州、安阳、濮阳等周边城市的游客,对驱车自驾到这里游玩尤其偏爱。”山语印象民宿负责人孟凡睿说,“他们从这些城市出发,仅需2小时左右的车程即可抵达山脚,全程高速也让旅途变得格外便捷。”据他透露,暑期以来,民宿客房持续走俏,客人周末需要提前预订才能确保入住。
近年来,卫辉市立足太行山区生态优势,以康养文旅为纽带,结合山区古村民居资源,引导发展卫辉市太行山区乡村精品民宿,制定出台一系列促进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培育了山语印象、鸿雁岭、揽山悠然居等7家精品民宿,其中省五星级民宿3家、省四星级民宿2家。同时,延伸拓宽山区民宿康养旅游产业链,积极打造“民宿+康养”“民宿+民俗”“民宿+美食”等新兴业态,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当地的自然美景和康养文化。
“从城市来,到乡村去。”这不只是一时的风潮。漫步在乡间,处处可见乡村嬗变的蓬勃景象。我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旅游业、特色产业,畅通城乡要素流动通道,培育更多新兴业态,探索出了“夏日经济”撬动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这种发展模式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更扮靓了城市的“脸蛋子”。
今夏,城郊乡村俨然变身城市居民的“第二居所”。这种城乡之间的双向奔赴,既圆了都市人的田园梦,又为乡村注入了资金、引进了人才和先进理念。随着城乡界限日渐模糊,“夏日经济”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吕晓彤)
编辑:杨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