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宝安日报】
随着2025年华侨城旅游狂欢节光明分会场开幕,光明集团依托自身产业特色、文旅资源及时令特色,推出系列研学产品,为孩子们带来沉浸式自然教育之旅。
光明欢乐田园在水稻季期间推出2025“欢乐小农夫”研学系列活动。
晨光乳业:深港奶源探源之旅
7月至10月,晨光乳业推出“深港奶源探源之旅”,每周末邀请亲子家庭走进牛奶工厂,深入了解牛奶从牧场到餐桌的全过程。
此次活动以“晨光牛奶的历史”和“牛奶的加工运输”为主题,带领亲子家庭回顾晨光乳业的发展历程。亲子家庭走进现代化鲜奶和酸奶车间,透过无尘车间的玻璃,观察奶制品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
本次“探源之旅”通过历史介绍、车间参观、趣味问答和鲜奶手工DIY等环节,让亲子家庭在快乐中学到丰富的牛奶知识,沉浸式体验奶制品的现代化生产流程,感受晨光乳业在品质保障上的卓越表现。
此次活动每期不超过15组(10组成团),面向5-12岁儿童,于每周六上午、周日上午09:00-12:00在深圳市晨光乳业有限公司开展。本次活动个人报名免费,非晨光新鲜订客户可关注“晨光乳业”公众号,定期会有粉丝到工厂研学的邀请,也可通过研学预报名链接(打开浏览器输入:
https://www.wjx.top/vm/exkNKXf.aspx)报名。
欢乐田园:探秘水稻的一生
光明欢乐田园于7月至10月开启水稻主题景观季,两百余亩农业种植景观区展现水稻生长的诗意画卷。为让都市孩子亲近自然、读懂农业,感受水稻生长的奇妙,欢乐田园依托农业本底,在水稻季期间推出2025年“欢乐小农夫”研学系列活动。
“欢乐小农夫·插秧营”于7月、8月的每周六上午、下午及周日上午09:00-12:00/15:00-18:00在光明欢乐田园开展,每期不超过30组(10组成团),面向5周岁以上儿童。活动流程有农夫报到、绘农夫帽、稻米课堂、插秧体验、浑水摸鱼、亲子厨房、农机/小火车体验及自由活动等。报名可关注“光明欢乐田园”公众号了解详情。
光明农场大观园:小小养牛人科普研学营
光明农场大观园创新推出“小小养牛人”科普研学营,聚焦农场特色的奶牛文化,让萌娃化身全能牧场主,通过沉浸式互动,解锁自然生命的奇妙密码。
研学营依托现代化农场资源,通过四大特色活动让城市儿童深度体验现代农业:参观自动化挤奶系统,感受科技赋能农业;参与奶牛喂养、观察奶牛习性开展生命教育;创意草帽彩绘激发美育潜能;手工皂制作传承工匠精神。活动紧扣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塑造有机结合,让孩子们在亲身参与中体悟农耕文化,感受现代农业的魅力,播种科学探索的种子。
该研学营于2025年7-10月上午09:00-12:00在光明农场大观园开展,面向5周岁以上儿童,每期不超过20组亲子家庭(最低10组成团)。活动流程包括小小养牛人报到、换装养牛人、艺术工坊(彩绘专属农场草帽)、科技探秘(观看自动化机械挤奶表演)、生命课堂(奶牛科普)、匠心手作(DIY牛奶手工皂)、颁发科普证书等。
光明招待所:孩子们的“能量补给站”
研学过程中,一顿营养、安全又充满地方特色的团餐是孩子们行走的“能量补给站”。“一个光明招待所,一只红烧乳鸽,半部深圳史。”光明招待所自1983年正式对外营业以来,历经四十余载,成为深圳美食地标,荣获“深圳老字号”等荣誉称号。
今年暑假,光明招待所特别启动团餐菜品设计工作,其团餐有三大特点:一是餐标灵活,提供多档位菜单供客户选择,可搭配不同特色菜品;二是优惠丰富,可根据实际需求定制安排;三是形式多样,除围餐外,还可按需定制盒饭,明厨亮灶,让孩子们吃得放心。
这个暑假,不妨带上孩子来光明,观工厂、下农地、看奶牛、吃乳鸽,开启一场好玩的学习之旅。
【相关新闻】
第九届合成生物学青年夏令营在光明科学城举行
激发青年学子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7月18日,第九届合成生物学青年夏令营(以下简称“夏令营”)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合成所”)落下帷幕。
五天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优秀学子齐聚光明科学城,通过学术交流、实验室参观、课题汇报等形式,深入探索合成生物学的前沿进展。夏令营有效激发了青年学子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兴趣,为其未来学术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学们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参加开营仪式后,夏令营在光明科学城正式拉开帷幕。合成所有关负责人在开营致辞中向全体营员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同学们珍惜此次机会,积极交流,开阔视野,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勇攀高峰。随后,合成所7个研究中心代表依次展开宣讲,系统介绍了各自研究方向的前沿进展和特色成果,为营员们全方位展现了合成所雄厚的科研实力和鲜明的学科交叉特色。
开营当天,营员们参访了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师兄师姐交流会环节中,营员们与优秀学生代表就科研方向选择、学术发展规划及研究生培养体系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在导师一对一深度交流环节,同学们根据个人研究兴趣与各课题组导师开展专属会谈,为后续研究方向的确立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课题汇报环节,8组同学围绕合成生物学前沿领域的热点科学问题进行精彩展示。营员们在紧凑的课题研究周期内,通过团队协作展现深厚的专业素养与创新性科研思维。现场导师针对各组的汇报内容进行深入点评,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科韵社区
暑假课堂点亮成长时光
新湖街道科韵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精心打造“知识加油站·科韵社区暑假四点半课堂”。
近期,“知识加油站·科韵社区暑假四点半课堂”热闹开课。
此次活动以“专业辅导+趣味实践+科技探索”为核心,累计服务145人次,用温暖与创意赢得了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好评。
社工特别招募一批高年级志愿者担任“小老师”。这些“小老师”不仅学业优秀,还怀揣着同龄人的默契与满腔热情,每天准时来到课堂,为小学生们提供一对一作业辅导。无论是数学难题还是语文作文,志愿者们都能耐心解答,引导孩子们找到解题思路,让学习变得轻松有趣。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孩子们找到了学习的乐趣,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学会了自律与坚持,收获了成长与自信。
最令孩子们兴奋不已的当属科技小课堂。在这里,他们有机会亲身体验VR观影的震撼,仿佛置身于另一个奇妙的世界;用3D打印笔创作独一无二的作品,将想象变为现实;亲手制作风力发电机,感受科技的魅力与力量;通过“会生气的河豚”酸碱中和实验,探索化学的奥秘。
楼村社区
孩子们动手做科学实验
楼村社区开展“科创未来·智趣童年”暑期四点半课堂活动。
近日,楼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主题为“科创未来·智趣童年”的暑期四点半课堂活动。
本次活动突破传统课业辅导模式,以每日主题实验为载体,通过“理论认知+动手实践”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各种趣味实验中感受科学魅力。活动中,社工团队精心设计“动手做科学”课程体系,将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直观体验。孩子们用泡腾片与食用油、水模拟火山熔岩场景,观察化学反应产生的“岩浆”涌动;通过旋转灯光装置具象化地球自转规律,理解昼夜交替成因。
随着课程深入,孩子们创造的热情越来越高涨。制作“激流勇进”模型时,孩子们分组调试水流角度与载具重心,用吸管搭建出兼具速度与稳定性的水道系统;设计空气炮装置过程中,他们反复试验纸箱开口形状对气流轨迹的影响,最终用环形烟圈成功击倒2米外的纸杯阵。
云谷社区
孩子们追寻科学之“光”
云谷社区联合举办“追光之旅”研学活动。
新湖街道“爱新湖·童心护”暑期夏令营于近日启动。新湖街道妇联、云谷社区党委及云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携手深圳先进光源研究院,举办两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追光之旅”。
在深圳先进光源研究院明亮的一楼大堂,云谷社区党委科技委员刘宇宁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为小朋友们开启科学探索第一课,点燃了他们对科学之“光”的好奇。
随后,同学们充满好奇地来到研究院四楼,通过一部精彩的宣传片了解正在建设的国之重器——深圳中能高重复频率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综合装置。刘宇宁将这个庞大而精密的装置比喻为一个神奇的“光源工厂”。借助逼真的3D模型,同学们简单了解这座神奇“光源工厂”的核心作用:利用速度接近光速的相对论性电子,产生极为明亮的X射线“激光”。这种X光能量极高,就像科学家手中的“超级探照灯”,能够穿透物质,照亮并探索我们肉眼无法看见的原子、分子等奇妙微观世界。
来到六楼科学展厅,刘宇宁带领同学们进行一次特别的“时光旅行”,回顾了人类认识“光”的百年历程。展厅里的故事,一张张精美的世界先进光源装置照片,让同学们对科学探索的传承有了更深的体会。
深圳先进光源研究院的邵佳航博士和杨川博士还带来“神奇的加速器”“自由电子激光——照亮微观超快世界的神奇之光”科学讲座。
迳口社区
精心打造特色研学路线
近日,为期3天半的“青马迳行·创芯领航”暑期班在光明街道迳口社区圆满收官,标志着迳口社区“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课堂正式从“试点”走向“样板”。
迳口社区暑期课堂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要求,秉持“跟党一起创新”理念,通过“思政教育+科技启蒙+非遗传承”三维融合模式,为校地联动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注入新活力。课堂分为四个学习小组,每组包含6-7名中小学生,由中山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团委书记、迳口社区科技委员何琛担任班主任,指导总体学习计划;集成电路学院本科生担任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展研学活动,实现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双提升。
据了解,此次暑期课堂是迳口社区与中山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校地共建的新范式。从麒麟舞AI传承大师、IP文创直播助农,到惠及500余名青少年的科普课堂,再到精心打造的包含古村人文历史导览、麒麟舞体验课、陶艺、书法体验等游览体验点的特色研学路线,不仅为社区治理注入动能,还成为激活迳口文旅、带动集体增收的创新引擎。
碧眼社区
看谁的月球探测车最快
碧眼社区依托星星点灯工作室持续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
碧眼社区依托星星点灯工作室持续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月球探测车挑战赛”在星光广场开赛,来自夏令营的孩子们带着亲手制作的“探测车”展开角逐,用创意与科学点燃夏日激情。
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体验了月球探测车的制作全过程——从组装车架、连接线路到简单调试,还在老师的指导下深入了解“光子能量如何变身电能”的科学原理。这堂“看得见、摸得着”的科学课,让抽象的能量转换原理变得生动可感,孩子们不时举手提问,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当天,星光广场化身“竞技赛场”。随着一声令下,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月球探测车沿着起跑线启动,有的稳健前行,有的快速冲刺,孩子们紧紧追随自己的“战车”。经过比拼,“最快速度奖”新鲜出炉,孩子们围聚一起讨论“比赛心得”。
“阳光真的能让小车跑起来!”参与活动的小邓同学举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说。夏令营活动负责人表示,社区将继续深挖民间能人资源,引导他们广泛参与基层治理,让这些分散的“星星力量”逐步汇聚成流,为“百千万工程”持续注入鲜活动能。
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雷云霞 雷小林 王晓冬 黄国焕 通讯员 都思宁 叶耀升 黄穗田 廖锦帆/文 记者 李立治/图
编辑 王雨莎
本文来自【宝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