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号登长城一一慕田峪段,因天气变化,没有达到目的,被雨水淋了回来,饿着肚子到前门,4点多钟才吃中午饭。
回到家以后,和老伴一起谈论了一天的爬慕田峪长城的感想,还没有感觉到累,要不是因为天气变化还能多游玩会,走的远点,总觉得没有达到目的。我说:如果不觉累明天换个地方,去爬八达岭长城。老伴听说后不加思考的说:去就去,记得我们十几年前去八达岭长城比慕田峪的人多,景点比这边多,也比这边优美、壮观。
五月一日,我们早早起床,准备去八达岭长城,老伴接受昨天去慕田峪中午没有吃饭的教训,用毛豆粒、家乡带来的小鱼和辣椒妙了一盘辣椒、豆粒炒小鱼,拿了老家的煎饼。说:今天中午的饭解决了,不能象昨天饿着肚子。
这次去八达岭长城比去慕田峪长城路线顺,只用了二个多小时就来到八达岭长城脚下。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地处燕山山脉与太行山山脉交汇处,距北京西北60多公里,八达岭长城全长为1316米。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1505年)。海拔888米的北八楼为制高点。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
1991年,八达岭长城代表中国万里长城接受了联合国颁发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证书》,2001年,首批4A级旅游景区,2007年5月,升为5A级旅游景区,也是中国五A级旅游景区之一。
下车后工作人员很热情给游客指路,顺着标志牌向前走,有滑道和览车两种登城方式,大家可以自由选择。我和老伴商量,昨天我们在慕田峪长城坐揽车下来时起风有点恐高,看今天,现在的风也不小,防止下午再起风,我们今天就不坐揽车了,坐滑道吧,老伴同意了我的意见,我们就购买了滑车往返票。票价和慕田峪长城一样,往返票每人140元。
在到滑道的入口处时,遇上了着八路军服装款式小八路红领巾旅游团,他们每人手中举着一面五星红旗,在八达岭熊乐园门前拍照合影留念,我随便也拍了一张。这个旅游团大约有近40人,孩子们身高相差很大,矮的象三年级,高的也只有六年级,还有老师、摄影师、导游、讲解员跟着。我就悄悄的对老伴说:今天赶上机遇了,咱就跟着这个旅游团,听听讲解员的讲解,肯定比我们自已游玩收获要强得多,还能了解更多的关于长城的知识。在坐滑道上山时,我们就先上了,他们人多目标大,到山上再靠进他们。
坐着滑车到八达岭长城的北四楼附近,看到在与北三楼之间有块标志性石头,很奇怪,向前伸出,周围用铜管焊接拦杆,基本上成三角形,上面有游客在拍照留念,石坡很陡也很滑,上去要扶着栏杆才能上去,不扶栏杆很难上去。 走近才发现在石的斜坡上写着“好汉石”三个字,拍照的游客已排着长队在等侯拍照。即然来到长城就要多拍几张照片作留念,我们就自觉地排到队伍中。
在等候的时候,让老伴排队,我去前面看看,发现还有专业摄影师给拍照,在上去拍照时,摄影师很专业的让你更换多种造型,做出各种优美的姿势。拍照结束去他们工作室选照片,发现有好看的,给打印出8寸彩照,作为纪念,每张60元,如果没有看中的,不用打印,也不给拷贝,他们也不要钱。有的游客没有经验,拍照时自已没有安排拍,为了留念只有花钱打印。
排有半个小时才轮到我们,根据观察前面的拍照,找出经验,做好了准备。老伴先上去,我在下面给她拍单照,然后我在上去,请排在后面的游客给我们拍合影,拍完合影老伴下来再给我单拍。这样我们手机有储存的图片,再到摄影师那边选,看有没有效果好的,因为他们拍的专业、摄像机又好,选择了二张打印出来作为纪念。
拍完照,寻找到“小八路”红色旅游团,发现他们正在北四楼参观,我们赶了过去,讲解员正在作介绍,听了讲解,使我们更近一步了解到八达岭长城的相关知识,好汉碑和好汉石的区别,好汉坡的来历,峰火台与敌台的区别及作用。
好汉碑和好汉石的区别,在于地理位置和功能定位。
好汉碑分布在八达岭长城的多个区域,例如南四楼、北四楼、南二楼等位置。碑上通常刻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题词,象征着攀登长城的意义,多用于游客留影纪念。好汉石,仅位于北四楼附近,是游客集中打卡的标志性景观,为自然形成的奇石,向前伸出,形状险要,因其独特的形态成为热门的拍照点,旺季的时候需排水等候。烽火台与敌台的区别在于功能定位和建筑特征。烽火台是独力建造的军事信号设施,用于传递敌情。功能是通过燃烟(昼)、点火(夜)传递军情,台台联动构成信息传递,每隔50到100米就有一座。而烽火台都建在远离城墙的地方,形状细高像碉堡,没有射击设施。
敌台则是与城墙相连的防御工事,兼具驻军、瞭望和作战。功能是驻扎士兵,储存物资,通过箭窗谢击以抵御进攻。部分敌台设有军官指挥室,兼具战术调度功能,形式多样,比如有三眼敌楼、四眼敌楼。
八达岭长城现存有43座敌楼,也就是烽火台,这些烽火台形式相似,但作用不同。北段从北一楼到北十二楼共有12座,其中北八楼是至高楼,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好汉坡所在地。南段从南一楼到南七楼有7座,南四楼是南段的最高点。另外在长城外的东、西山还各有一座独台的墩台,也就是峰火台,主要用于瞭望和传递信号。
由于和他们团队走速度太慢,我们还是自己行为,顺着北四楼继续向上爬,沿途看到好多标志性的牌子,分别介绍此段的历史文化。
登城便门,登城便门也称登城口、里门。便门门洞开在长城墙内侧,为方便上下长城墙体而没,一般设在地势转低或平缓之处,或敌台附近。其门洞大多为拱形,古时装有木门扇。进入便门设有单向或双向登城梯通,即台防,可通向墙顶。
暗门,暗门设于长城墙体可连通长城内外的门,古称“闇门”,字义为隐蔽的门。文献记载,明代边墙大约每8~9座敌台设置一个暗门,用以军士往来,哨探、设伏。有研究长城的学者,在广泛调查后,将明代边墙上的暗门分为“直通型暗门”及“非直通型暗门”两大类,
一幅长城旧影的图片。这是一张英国摄影师赫伯特.庞定在1907年拍摄的八达岭长城照片,从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八达岭关城及沿山脊蜿蜒的长城墙体及敌台。此时,虽然关城城墙局部坍塌,但其整体布局仍然清晰完整,长城所依存的山体保持了原生地貌特征,但遍山基本无树木。近几十年,随着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了加强。现在山林植被得到全面恢复。
吐水嘴,为了及时排出长城墙体或敌台顶面的雨水,在其对内一侧设置安装伸出墙体的石质排水设施,以防止雨水冲刷墙身、墙基。这些称为吐水嘴的石质构件,结合墙顶的拦水和排水沟设置,其向墙外伸出的距离可多过一米。
在长城上休息的位置,有的游客在那里吃中午饭,我们也感觉饿了,就拿出自带煎饼、辣椒炒小鱼,吃了起来。吃完中午饭我们返回北四楼,顺着滑道下山了。
下山以后,看时间还早,就顺着游客步行向另一个方向上坡。很快来到了登长城入口,这才明白过来,下公交车时,车站工作人员向我们指的方向是缆车和滑道,没有介绍登长城入口,如果下次再来就知道了。
登城入口东西两边广场有很多标志性的牌匾。
东边有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监制的经国务院审定八达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标志石碑。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委员会,于1986年9月立的“国际友好人士拉特希期先生热情赞助修复长城,为增进中国和希腊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贡献”特立此碑誌念。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委员会,于1989年3月立的“中巴人民友谊长存”纪念碑。从碑文介绍,了解到:长城北六台至北七台的一段长城,是用巴基斯坦伊期兰共和国政府的捐款修复的,这是巴基斯坦和中国之间深厚友谊的象徵。1989年3月20日巴基斯坦大使阿克拉姆.扎基阁下为这块纪念碑举行了揭幕典礼。
西广场更热闹,有各种各样瓜果摊位,各地方的美食小吃,旅游纪念品小买部,纪念品琳琅满目。
南边的墙壁上镶有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一九八一年七月立的: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里长城.八达岭”。
说到长城的标志性建筑物,那就是八达岭长城的“北门锁钥”。这座建筑物位于八达岭关城东门外,是明代长城防御体务的象征,“北门锁钥”的历史和地位不一般,它的匾额镶嵌在八达岭长城景区西门外侧的拱形大门洞上方,刻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由兵部尚书吴兊等人立建。这块匾额长2.26米,高91厘米,历经五百多年风雨依然清晰可见,至今保存完好。
北门锁钥的城门,也是八达岭长城的西门,它即然是西门,但是为什么叫北门锁钥呢?因为北门锁钥是一个成语,出自于左传,原本讲的是,北大城门上的一把锁和钥匙。八达岭长城的军事地位非常重要,所以也被形容为是北京的北大门,这就是“北门锁钥”的来历,在旁边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锁钥北门天设险,壮哉峻岭走长龙”。上面的落款是罗志文先生,他是我国的长城第一人。
八达岭是长城,为什么又叫关城呢?因为八达岭其实是道关,俗话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两边都是高山,在此地建作一道关城,敌人很难攻击进来,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所以叫关城。
据听说这个名字的来头很大,充分体现了长城作为古代军事防御力体系的核心作用,其核心含义包括:
一是地理意义:八达岭地处关沟险要,是明代扼守京西北的咽喉,被称为“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
二是军事象征,作为京师北大门,长城在此形成“锁钥”般的防御体系,历史上宋辽对峙时寇准曾以“北门锁钥”自喻镇守大名府的重要性,强化了这一概念的军事内涵。
三是文化内涵,“北门锁钥”不仅象征军事防御,还体现长城作为民族交流纽带的功能。战的时候,峰火连天时闭关御敌,保障中原安全。和平时期,开方关城促进贸易,推动民族融合。
八达岭长城前面的居庸关,它是明朝的三关之一,千峰叠翠拥居庸,山北山南处处封。八达岭长城和居庸关长城是相连的,古人也曾经说过“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从八达岭出发到居庸关,后面还有上关、下关及南口关,构成了一道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如果敌人想要攻击长城的话,它需要攻破这四道关,才能攻击到北京城。所以这四道关,在古代的时候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一条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就是西北道往华北的一条必经之地。
由于爬八达岭长城,走的太累,虽然八达岭和居庸关相连,也不能去了,择日再去居庸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