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下午,2025黄浦文化周又迎来一场重磅活动。由黄浦区委统战部、黄浦区民宗办共同主办的“看山看水看中国”中华民歌音乐会暨“家在上海 同游黄浦”旅游促三交线路发布仪式在上海大世界举办。黄浦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颖,黄浦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力坚共同启动仪式。
黄浦区作为红色基因、江南文脉、海派文化的交汇地,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积极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契合这一内涵,黄浦区民宗办打造了“家在上海 同游黄浦”旅游促三交线路,这条线路串联起中共一大纪念馆、豫园、大世界三大地标,融汇红色基因、江南文脉、海派文化,让各族群众在“同游”中增进情感、凝聚共识。
今年,区民宗办还以黄浦统战IP形象“同同”为原型,设计了分别代表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新青年”“穿云匠”“魔术师”三个“同同”形象,作为“家在上海 同游黄浦”旅游促三交线路的IP,吸引各族群众来黄浦游览。
仪式现场,为“家在上海 同游黄浦”旅游促三交线路讲解员代表颁发了旅游促三交志愿者聘书,并赠送“同同”盲盒。
发布仪式后,现场迎来了上海市少数民族联合会副会长、上海音乐学院陈剑波教授及其团队打造的“看山看水看中国”中华民歌音乐会,通过歌声与故事,传递出黄浦红色基因、江南文脉和海派文化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深厚魅力。
作为今年黄浦区统战文化周的重头戏,黄浦区民宗办特邀陈剑波教授团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结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打造本次音乐会,用歌声讲好中国故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从江南水乡的《茉莉花》到雪域高原的《天路》,从辽阔北疆蒙古族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到彩云之南彝族的《火把节的欢乐》……来自祖国东西南北的美妙歌声共同汇聚上海,生动地诠释了“家在上海”的文化内涵。
音乐会的结尾,全体演员以一曲《看山看水看中国》将全场的氛围推向最高潮。歌曲通过描绘中国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展现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生活,用优美激昂的旋律唱响新时代的磅礴伟力。
据悉,本次节目将通过覆盖上海215个街道的“大世界数字院线”进行转播。有别于一般的屏幕,大世界数字院线采用弧形全景投影模式,使观众仿佛置身“家门口的剧院”,有着身临其境观看现场演出的感觉。活动通过数字化的形式投送给了更多上海市民,市民可以通过家门口的社区文化中心、党群中心、体育健身中心观看到演出。此次特别的转播方式,通过艺术家们众多精彩的歌曲联唱,增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效地营造了“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氛围。
记者 / 王月华
编辑 / 樊陆佳
图片 / 邹嘉
视频 / 区委统战部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