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国际啤酒节·寻梦古城台儿庄”活动今日盛大启幕。这场持续一个月的夏日文旅盛宴,是青岛西海岸新区与台儿庄区贯彻落实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指出“要在挖掘消费潜能上再加力,放大‘文旅+’消费带动效应,培育消费新业态新场景”的具体举措。两地深化协作的丰硕成果,有力证明了山东探索强县弱县协同发展是一条科学规划、精准高效的路径。
此次啤酒节,台儿庄以啤酒为媒、文化为魂,构建立体化消费场景,主会场8900平方米硬化场地与40米专业舞台的硬件升级,配合非遗开酒仪式、巨型啤酒桶艺术装置等文化创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古城分会场则以“台风音乐季”“微醺联盟”等业态,打造集音乐狂欢、精酿体验、非遗演艺于一体的沉浸式空间。这种"双城联动、全域覆盖"的模式,既保留了运河商埠文化的历史底蕴,又注入了海滨城市的时尚基因,让文旅消费从单一场景延伸为全链条体验,为区域经济注入新活力。
自强县产业帮扶弱县工作启动以来,两地紧扣“产业协同、精准帮扶”主线,构建“黄岛资源+枣庄政策+台儿庄载体”三位一体帮扶体系,各项帮扶举措快速落地见效。当啤酒节的麦芽香飘过胶州湾与京杭大运河,一幅区域协同发展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
机制筑基,构建全域协同框架。两地以交流联动为纽带,织密协同发展网络。累计推动党政领导互访 55 次,签订《强县产业帮扶弱县协议书》等 6 项合作协议,涵盖产业协同、党建联建、人才互通等领域,搭建起 “有事共商、难题共解” 的合作桥梁。同步制定《产业帮扶三年工作计划》,明确文旅融合、招商协同等攻坚方向,绘制船舶制造、锂电等 多元产业链全景图,启动 “黄岛产业园” 规划建设,为产业转移和项目落地筑牢制度根基,形成全域协同格局。
项目为核,激活产业链条动能。聚焦 “项目为王”,两地在产业对接中实现精准突破。累计开展联动招商活动 43 次,接待企业考察 49 批次,成功签约青岛正大环保吨包袋生产等 4 个项目,总投资达 18 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 19 亿元、税收 6000 万元。产业链协同成效显著,恒昌铸造与青岛企业达成配套协议,合利机械在雷沃技术赋能下实现新能源电动装载机下线,配套订单超2000万元;台儿庄财金集团成立嘉润商贸、嘉盛进出口公司,对接西海岸新区两家外贸加工企业,对外贸易额超1000万元。
要素赋能,注入发展内生动力。围绕资金、人才、科技等关键要素,两地实现资源精准对接。资金方面,为潮实新能源争取 2000 万元股权投资基金,为台儿庄财金集团争取1.8 亿元续期贷款,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人才方面,创新 “研发在西海岸、生产在台儿庄” 模式,推动企业设立研究院、引进启明人才,首批 21 名台儿庄干部赴新区实践锻炼。科技方面,两区科技局签署合作协议,“北航-华亿” 联合团队启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推动无人农机作业技术、车载信息服务等在台儿庄落地应用,为产业升级注入科技动能。
从啤酒节的酒香四溢到产业园的热火朝天,从干部互访的脚步匆匆到技术攻关的灯火通明,青岛西海岸新区与台儿庄的协作实践,探索出强县弱县协同发展的“山东方案”。这种以机制创新破题、以项目攻坚筑基、以要素联动赋能的发展模式,不仅为台儿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更为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树立了标杆。
当海河携手共进,期待两地产业帮扶结出更多硕果。
(台儿庄区委宣传部 张家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