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坡亭往前走,均是与葛洪有关系的景点了。实际罗浮山是与葛洪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人文景观是以葛红为主的。
这里得介绍一下葛洪(公元284一364年),东晋著名医药学家,晋丹阳郡(今江苏句容)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葛洪是中国古代科技医学史上的奇人,是东晋著名天才医学家,是预防医学的创立者,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候及珍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其在炼丹方面颇有心得,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多方面等化学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
葛洪出身于读书世家,名门望族,13岁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他博览群书。
西晋太安元年(302年),从戒平乱,任兵督尉,有功封"伏波将军"。东晋建国因功封侯,食句容二百邑。任咨议参军,闻交趾产丹砂,求为句漏令(今广西北流),率子侄同行。南行途经广州,会唔刺史邓岳,邓告诉葛洪,辖地罗浮山有神仙洞府之称,相传秦代安期生在此食九节菖蒲,羽化升天。邓岳表示愿供他原料在罗浮山炼丹,葛洪遂决定中止赴任的行程,从此隐居罗浮山。
其间拟任葛洪为东莞(辖今中山、宝安、深圳)太守葛洪辞职不就。在罗浮山朱明洞前建南庵(冲虚观),修行炼丹,著书讲学,因从学者日众。后又增建东庵九天观,西庵黄龙观,北庵酥醪观。葛洪于东晋兴宁元年(363年)升天,享年81岁,他在罗浮山36年。
过东坡亭,有个八角水池,是当年葛洪的洗药池。罗浮山是一座药山,当地民谣说:"罗浮十八面,面面有珍宝。若然无菖蒲,也产黄连和甘草。"药池旁飞瀑流泉,捣药臼石。池旁立块巨石,刻有清:爱国诗人、进士丘逢甲诗:"仙人洗药池,时闻药香发。洗药仙人去不还,古池冷浸梅花月。"
前行几米,就是著名的葛洪炼丹炉,据说是当年炼丹设施,炼丹炉灶高3.6米,基座由花岗岩石砌成八角形,按方位分为乾、坤、巽、坎、离、艮、兑八卦图形,还雕刻有鹤、麒麟等灵禽异常兽,古色古香,还按五行学说,分别填上青、黄、赤、白、黑五色,在四角的石柱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云龙浮雕。丹灶之上有个三足鼎,叫未济炉,是罐形的炉体,恰是太上老君的葫芦药瓢,鼎盖则为荷花形,还有可转动的柄的机关,就当时的工艺水平来说,可称世界之最。丹灶旁有清乾隆年间广东督学吴鸿题写的"稚川丹灶"四个字。真是"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