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府融媒】
当道旁的树木枝叶繁茂、郁郁葱葱,蛙声蝉鸣此起彼伏、交织成章,那充满诗意的夏日悄然而至。夏,总令众多文人墨客心驰神往,大文豪苏东坡也不例外。
清丽甜美
荷香深处寻东坡
图片由AI制作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当苏东坡在《阮郎归・初夏》中写下这般灵动的词句时,定是看见了与三苏祠荷花同样惊艳的画面。
三苏祠瑞莲池的荷花层层叠叠,锦鲤在莲叶间穿梭,有着独一份的浪漫诗意。
摄影:王澄林(上)图源:眉山生态环境
若想寻一处人少景美的秘境,眉山市东坡区尚义镇龚村的千亩荷塘不容错过。
这里的荷花以白色为主,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显高洁。泛舟其间,看“琼珠碎却圆”的水珠在掌心流转,恍惚间与东坡笔下“玉盆纤手弄清泉”的少女相遇。还有永丰村、方家镇、东坡城市湿地公园、苏母公园……都能遇见这份夏日的清丽甜美。
图源:眉山生态环境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苏轼《阮郎归·初夏》
隐逸自在
山林深处觅清凉
图片由AI制作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在眉山市青神县的竹影婆娑间,最能体会东坡的隐逸情怀。草木与翠竹相映成趣,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竹香,看阳光透过竹帘洒下斑驳光影,耳畔传来蝉鸣与风声,仿佛穿越到东坡'可使食无肉,不使居无竹'的雅趣生活。
图源:森林眉山
若想更深切感受这份清凉,不妨前往瓦屋山。这里夏季平均气温仅21℃,兰溪瀑布飞泻而下,水汽扑面而来,瞬间驱散暑热。沿着双洞溪步道前行,听流水潺潺,看珙桐花在雨中摇曳,恰似东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豁达。
图源:瓦屋山景区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激昂澎湃
风雨之中见豪情
图片由AI制作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东坡笔下的暴雨,在眉山夏日的天地间化作激昂的乐章。站在远景楼的观景台上,看乌云裹挟着闪电压向东坡湖,豆大的雨点砸在湖面上溅起层层水花,恰似一幅水墨画卷。
待雨过天晴,登楼远眺,湖面波光粼粼,与雨后初霁的天空相接。正如东坡“望湖楼下水如天”的壮阔意境。
若想更亲近这场夏日狂欢,穿上雨衣,沿着瓦屋山绝壁栈道前行,感受飞瀑的磅礴气势,体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豪迈。而青神中岩寺的瀑布群则在雨中更显灵动,溪流潺潺,宛如东坡笔下的'清泉石上流'。
图源:洪雅文旅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
硕果累累
田园深处品丰收
图片由AI制作
'问言豆叶几时黄?'在眉山市永丰村的千亩稻田里,这句千年的问询化作了翠绿的稻浪,漫步田埂,看这片“绿色海洋”,听村民讲述“天府粮仓”的故事,感受东坡“君家稻田冠西蜀”的自豪。
图源:好耍在眉山
除了水稻,眉山的乡村还有彭山区的葡萄园、仁寿曹家镇的梨树,还有枇杷、西瓜、李子……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chǎo)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苏轼《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
这个夏天,让我们循着苏东坡的足迹,在荷香中感受清丽,在竹影中寻觅自在,在暴雨中体验激昂,在丰收中品味喜悦……共赴这场夏日之约。
来源:眉山市融媒体中心
本文来自【天府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