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深处,藏匿着一方被楠竹林与古树环抱的秘境--二龙山道观。四年前,我曾到访过二龙山道观。它不仅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流传着诸多神秘传说,更是夏日避暑的上佳之地,且游人稀少,仿若与世隔绝一般。今天再度前往,不知会有什么变化。
二龙山道观,位于成都邛崃市夹关古镇北面三公里左右的深山中,汽车可开到山门处,公共交通只能到达夹关古镇,然后步行约3公里到达。来到夹关古镇,古色古香,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曾经茶马古道上的重镇。走出古镇,我喜欢走当地人走的小路,现在也是很多徒步二龙山的徒步爱好者所走的道路。沿山徐行,浓荫蔽日。
二龙山是龙门山脉延伸山体,相传宋代诗人陆游路经此地,看双峰之间有一小丘,浑圆如珠,形成 “二龙戏珠” 之势而得名。二龙山海拔848 米,植被覆盖率超 90%,气候宜人。来到山脚下,这里有二龙山景区牌坊,穿过牌坊,石阶蜿蜒而上,沿途满山楠竹,古树参天,凉意扑面而来,与外面的酷热形成鲜明对比。阳光透过枝叶洒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山沟石板路布满了青苔,行走起来多了几分小心。路旁泉水潺潺的声音,清澈的泉水顺着山势蜿蜒而下。野草野花肆意生长,红的、黄的、紫的,星星点点,为这片绿意盎然的山林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山中的清凉沁人心脾,一路上行,只有我一人。
行至半山腰,一座古朴的道观映入眼帘,玄黄门墙青瓦在绿树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这便是二龙山道观山门,道观依山而建,建筑相对分散。二龙山庙宇始建于唐朝,宋元时期兴盛,岁月沧桑,毁为废墟,清朝道士募资重建。现存六重殿宇,融合佛、儒、道三教文化,成为川西少有的三教合一圣地,现在以道教为主。
走过山门,长长的石阶上方是慈航殿,殿内香烟袅袅,观音像慈悲祥和,大殿庄严肃穆。慈航殿后,依山慢行,便来到道观的核心区域,财神庙、三皇殿等。这里的建筑大多为清代及现代修复,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兼具历史沧桑感与修缮后的庄严风貌。红墙青瓦在绿树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古朴宁静。红墙之上,“道法自然” 四个大字苍劲有力,这不仅是道教文化的精髓,更是二龙山道观的灵魂所在。漫步其中,微风拂过,带来阵阵凉意,远处偶尔传来的钟声,空灵悠远,让人仿佛穿越千年。
继续上行,楠竹下红墙后是状元庙。状元庙很新,四年前此处是一座千手观音亭,很庄重。观音亭后是一座古朴庄重的老四合院(不知老四合院就是过去古老的状元庙),院内有历史悠久的大殿和神像,飞檐斗拱与青苔石墙相映,道观的氛围感更浓。当时还幸运地遇到了八十多岁的老道长。“状元庙”匾额高悬,据说这块匾是乾隆御赐,相传学子在此祈福后多能金榜题名。
状元庙处,有红军亭,1935 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曾在这里进行过激烈的战斗。如今,山上保留着当年红军战斗的遗址,看着这些遗迹,仿佛能看到当年红军战士们浴血奋战的场景,心中不禁涌起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
状元庙后是道观的最高位,站在高处远眺,天气好时能看到远处的天台山,山峦连绵起伏。若是运气好,遇上云海翻滚,眼前的景象更是如梦如幻,山峦在云海中若隐若现,仿若人间仙境。整个游览过程中,游人稀少,我有幸又再一次尽情享受这份宁静与清幽。
【旅行攻略】
地址:成都邛崃市夹关古镇二龙村二龙山道观;
门票:免费;
自驾:导航“邛崃市二龙山道观”,1.5 小时左右到达;
公共交通:1、成都乘坐高铁,40分钟左右到邛崃站,高铁站旁客运中心乘坐邛崃304路,终点站下,步行约2.5公里;或地铁10号线,新平站B口出 ,乘坐邛崃快速公交到邛崃客运中心,客运中心乘坐304路,终点站下,步行约2.5公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