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后,中山翠亨新区马鞍岛东部岸线的滨海步道重现生机。连片大草坪、宏伟的深中通道、开阔海景……自深中通道开通,这片独特的滨海绿色空间迅速成为大湾区“网红景点”,吸引着无数湾区游客。
翠亨新区马鞍岛是由中山人围垦填海而成的临海新空间,昔日曾是东部岸线偏远的滩涂海角。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中通道通车,这处滩涂已成为中山面向湾区的桥头堡。
近年来,翠亨新区实施“公园+”战略,打造蓝绿交织的生态绿岛、“公园之城”、现代化的滨海新城。翠亨新区近日公布了最新的“绿色成绩单”:已建成广东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等6处公园,总面积超过770万平方米,约占全岛面积的五分之一。“公园+”战略正重塑中山的东大门。
蓝绿红韵:建设万亩红树林保护带
暑期到来,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人气渐升。最近,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开展了多项针对学生群体主题活动,吸引了大批人员报名参与。
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是中山综合保护和开发利用滨海生态资源的新探索。作为临海城市,中山曾拥有丰富红树林资源。20世纪50年代,中山红树林面积超万亩。但到2002年,仅存南朗街道(原南朗镇)崖口村的110亩。
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
2015年,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启动规划,并在2019年建成开放。这些年来,公园在保护红树林资源方面作了不少探索。自2019年通过国家湿地公园验收以来,翠亨国家湿地公园增植多种真红树和半红树。如今,公园所在片区的红树林面积超过3000亩,成为中山红树林面积最大的区域之一。目前,中山正谋划打造万亩级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正是其中的主要载体。
在开展红树林保护工作的同时,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开放迎客,结合湿地、红树林、候鸟等资源,打造游玩景点。自2023年起,公园平均每年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
翠亨新区(南朗街道)是中山最靠近海洋的区域,拥有约26公里的滨海岸线,海岸线资源占全市的93%,其公园建设带有鲜明的海洋特色。按照城市规划,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将利用3万亩沿海滩涂等海岸资源和辖区内“九峰环抱、七水汇集”的生态基底打造“蓝绿交织、山海城共融”的城市环境。
在此理念下,海岸线的公园开发建设多点开花。利用马鞍岛东部岸线空间打造的滨海步道火爆“出圈”,晋升为湾区“新网红”。位于马鞍岛东北角的滨河水利海韵公园正在规划设计,规划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计划利用滨海岸线空间,打造融合社交休闲、亲子互动等综合服务功能的海滨公园。随着公园落地,“蓝绿红”的滨海多彩空间在翠亨新区陆续绽放。
因地制“园”:一河串起公园群
翠亨新区马鞍岛上,水道纵横交错。其中,自北向南贯穿整座马鞍岛的茅龙水道是最长的一条。
“以前河道两边都是杂草滩涂地。”一些较早进驻马鞍岛办公的“岛主”还清楚记得茅龙水道两旁昔日的荒芜景象。如今,这里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杂草滩涂地已变为整洁的草坪和园林绿化景观。
茅龙水道的蝶变是马鞍岛城市建设的缩影。茅龙水道沿岸分布着多个公园,总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是马鞍岛上最大的公园群。
作为茅龙水道公园群的“先行者”和人气担当,翠湖公园以翠湖为核心,打造荷塘月色、湿地广场等特色空间,并融入篮球场、儿童乐园、碧道等设施,形成了多功能的绿色休闲区。从高空俯瞰,翠湖如宝石镶嵌,碧道如丝带环绕,连绵的草地成为“露营客”的新宠。周末假日,岸边便“长出”朵朵帐篷。据统计,自2023年至今,翠湖公园已接待游客逾16万人次。
翠湖公园。 南方拍客 连婉晴 供图
滩涂变地标的“魔法”并非孤例。同在茅龙水道旁的滨河水利中央景观示范段,同样由河滩荒地改造而来。其独特之处在于水利工程与景观工程的同步建设。
滨河水利中央景观示范段南北纵深约550米,分布在茅龙水道东西两岸,总占地面积超过7.7万平方米。翠亨新区工程项目建设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包含水利工程和景观工程两大部分,建设内容包括岸堤加固、河涌整治、滨水景观等,在提升区域防洪防潮能力的同时,改善区域水环境,如今已成为马鞍岛的城市“中央绿轴”。
滨河水利中央景观示范段。
留白增绿:产业园里建公园
下班时分,中山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中兴网信”)总经理张弛习惯到办公楼下的公园散步。这种“推门见绿”的环境,让他倍感惊喜。
中山中兴网信是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于今年1月进驻位于马鞍岛的中山软件园(翠亨新区)。中山软件园(翠亨新区)所在的产业园区——翠亨国际科创中心,距离深中通道登陆点仅10分钟车程。深中通道通车后,从园区到深圳前海,只需约40分钟。
翠亨国际科创中心。
进驻半年多,张弛在享受深中同城便捷的同时,更感受到马鞍岛的独特魅力:“最大的感受是环境优美、空间开阔。”他提到,紧邻园区的翠亨新区中心河二期公园是员工放松身心的好去处,有时团队会议也会在公园草坪上进行,“这是在深圳难以想象的办公场景”。
中心河二期公园是茅龙水道公园群的成员之一,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翠亨新区工程项目建设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河二期公园是翠亨新区对城市空间进行“留白增绿”探索。马鞍岛仍处于大开发和大建设阶段。中心河二期公园所在地块此前未有明确的功能定位。但考虑到翠亨国际科创中心已建成,周边环境需同步提升,翠亨新区决定通过大面积铺设草坪,打造视野开阔,风景优美的疏林草地风光,改善这片“留白”空间的整体环境,以轻投资打造城市公园景观。
如今,中心河二期公园除了服务翠亨国际科创中心的进驻企业外,成为周边新建物业小区居民的休闲好去处。
在产业园里建公园,是翠亨新区实施“公园+”战略的举措之一。近年来,翠亨新区利用闲置地块、边角空间等未被充分利用的区域,通过绿化方式增加生态空间,在产业园区附近建起了一批绿色空间。除了中心河二期公园,金水湖公园等已建成开放。
采写:南方+记者 雷海泉
摄影:南方+记者 叶志文(署名除外)
【作者】 雷海泉;叶志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