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期天太热,吃过早饭不打算出门,便在家看《黄帝内经》一书。忽然电话响起,是爱好书画的老同学国强来电:“建明今有空吗?”“有”“你去过刘坡五棵树美术馆没有?”“去过。”“我和占朝也联系好了,我用电动车把恁俩拉着去美术馆看画展,你带路好吗?”“好”“哪你来我老家门口坐车。”“好”我爽快答应。

放下书,锁门出发。老同学已备好车,坐上车又去杜康大道接住占朝,我们三人直奔五棵树美术馆。国强开着车说:“伏天在家确实凉快,但光想看手机。出来虽然热,但咱们聚聚,聊聊天,不摸手机,半天都过去了。聊天中还能学到不少东西。”我俩附和着。

接着我介绍了五棵树美术馆,美术馆位于汝阳县西南10公里的十八盘乡刘坡村前坪水库半岛之上,山环水抱,风景旖旎。主体建筑采用纯白元素与周围山水相互映衬,形成独属于乡村刘坡艺术之美。是一座将展览、艺术、 自然、文化、社交融于一体的多元复合型文化建筑。美术馆以白色为主基调,整体设计简约现代,营造出清新淡雅的氛围。五棵树美术馆占地面积528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通过空间布局、光线设计和流线规划,营造沉浸式艺术氛围。核心区域,灵活适应不同展览需求,墙面和展柜设计应简洁,突出艺术品。

五棵树美术馆共三层:一层有:接待区、沙龙区衍生品商店、艺术沙龙区、轻食咖啡区、VIP接待室、备展间、四个核心展区。二层有:春夏秋冬四个展区、室外多功能区域。主展厅中的照明是人工光与自然光的结合。阳光从中央高侧窗采入,均匀地漫射下来,给整个展厅带来柔和又富于变化的光线。在白天关闭射灯的时刻,站在一角,过滤后的天光流连在空间的阴翳里,给艺术品笼上一层幽微的光韵。特别是几个展厅的观景大窗,高2米、宽6米,嵌装双层夹胶钢化玻璃,成了一幅立体自然山水画,非常引人入胜。三楼的室外场地达900平方米,可举办大型展览、艺术沙龙等活动。最主是观景,近看是浩瀚无垠的汝阳西湖,水波粼粼,水光潋滟,一派山水风光。遥望云际天水一色,海市蜃楼飞白云,仿佛似仙游天宫。

说话间到了浑椿河,过了浑椿河遂道。遂道口一块高耸的大立石村标,上镌刻着刘坡村三个大字。车随地形转弯、抹角、爬坡,但一路都是宽畅的沥青路面,路两边尽是花草树木。满坡庄稼生机勃勃,装扮的山色新绿,毒日下大地蒸腾,成了天然吧,空气里散发着新鲜的泥土芳香。车行1公里,进入刘坡居民区,山峦叠翠间,青瓦白墙的新居错落有致,宛如水墨画卷。蜿蜒的沥青路划着白线如丝带般缠绕,替代了昔日的泥泞小道,路旁太阳能路灯整齐列队,欢迎着游客们的到来。昔日沉寂的村落,如今处处跳动着发展的脉搏。“变了,变了。刘坡跟记忆中的山村不一样了。”两位老同学在车中感慨地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

五棵树美术馆就在村北头五棵百年老树旁,我们下车参观美术馆举办的洛阳市七县绘画艺术展。推开美术馆大门,就像走进了神奇的世界,眼前的立刻被五彩斑斓的色彩和千山万水的水墨画迷幻。那些挂在墙上的画作,有的像打翻的调色盘,随意泼洒出抽象的画面;有的又细腻得能看清每片花瓣的纹理,仿佛能闻到花香。站在大师的作品前,两个书画届的老同学忍不住指指点点评画赞美。

尤其当看到表现农村生活的画作时,干裂的土地、弯腰劳作的农民、破旧的草帽,都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烈日的炙烤和劳动的沉重。一幅丰收图,则侧重母亲和女儿摘滿果实的竹篮与满脸笑容的表达,从中透出喜悦,体现了对丰收的直观感受和童趣心声。还有一幅描水墨人物画,以煤矿工人为题材,突破传统水墨技法限制,通过简练线条勾勒矿工的阳刚气质,展现他们在艰苦环境中的坚韧品格。画面人物形象,虽然满脸煤黑,但刻画了矿工质朴体魄,体现着新时代劳动者的自信风貌,是煤矿题材水墨画的经典之作。



特别是站在二楼展厅里的几个玻璃大画框窗前,一幅实体山水风景画在眼前徐徐展开,那种感受仿佛将身心暂时抽离了现实的喧嚣,融入了自然的韵律之中。窗内的山水画以色彩和线条的层次铺陈,远山如黛,近水含烟。若画中有雾气缭绕,视线会不自主地模糊了远近的边界,仿佛自己正站在画中的某处小径上,等待一场晨雾的消散。窗框如同一道天然的画框,将风景定格成“可望不可即”的彼岸。这种“有限中的无限”让窗外的风景成了心灵的栖息地。玻璃窗实景山水画常带着东方美学的留白与意境,飞舟、楼阁、白云、鸥鹭,这些元素悄然唤起我们内心的某种情愫。我们三人浮想联翩,拿出手机录啊,照啊,尽可能把美景都收录其中,与众分享。

在玻璃窗风景画前,我们三人想像着描绘这幅山水画随季节更迭的画面:春山如黛,新绿初萌。湖水碧波荡漾,山间野桃灼灼,白墙黑瓦的村落隐在烟岚里,牧童的短笛声随炊烟袅袅飘散。夏日群山苍翠欲滴,浓荫蔽日。汝阳西湖,千帆竞秀,白云与鸥鹭齐飞,山风裹挟着草木清香扑面而来。蝉鸣穿透五棵树的绿荫,声声唱出禅意。秋来山明水净如妆,层林尽染。枫叶似火点燃整座峰峦,银杏叶铺就的金色小径蜿蜒至云端。暮色里归雁掠过秋水长天,渔舟在的湖面划开一道碎金般的涟漪。冬至山苍茫静穆,素裹银装。千峰万壑凝成水墨长卷,枯枝挂满晶莹的冰凌,宛如玉树琼花。湖面平静而静谥,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深邃。

不管春夏与秋冬,美术馆窗里的山水风景画就一面镜子:它映照的不仅是自然,更是观者内心的投射。有人看到孤独,有人看到自由;有人读到诗意,有人悟到无常。这份感受,终究是“画由心生”的私密对话。

在五棵树美术馆里的每一幅画都像是一个故事,有的讲述过去的岁月,有的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还有的只是单纯展现美。参观完七县联展我们发现,原来艺术离我们这么近,它不仅能给眼睛带来享受,还能让心灵得到触动。这次我们老同学三人行经历了充实与心灵升华的旅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