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广富
在泰山登山盘道上的斗母宫西侧,有一棵姿态奇特的古槐树,它被人们称为“卧龙槐”,可真名副其实,单卧的树干苍劲有力,平铺在地面上,更令人惊奇的是,卧龙槐侧根八米之外,又发出了新枝,逐渐生长成一棵大槐树,两棵槐树连在一起,形似卧龙翘首、图腾起飞的巨龙,因而被称作“卧龙槐”。
说起这“卧龙槐”,它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你若不信,听我慢慢讲来。那是四百年前的一个夜晚,泰山刮起了一场狂风。刹那间,狂风怒吼,山摇地动,飞沙走石,直刮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狂风刮了大半夜,刮坏房屋多处,刮倒树木无数,位于斗母宫风道口的一棵大槐树也被刮倒在地,阻挡了道路,斗母宫主事的尼姑请来了木匠,想把这棵大槐树卖给他,让木匠锯掉运走。尼姑与木匠经过一阵讨价还价,最后决定五吊钱卖给木匠,双方达成了口头协议,木匠也支付了树钱,准备砍伐。
斗母宫附近,有一户人家,当家的男人叫刘长庚,他为人善良,忠厚老实,乐于助人,菩萨心肠。这天夜里,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位满头银发,精神矍铄,慈眉善眼的老婆婆来到他家中,对刘长庚说:“老刘呀,我上门打扰有一事相求,明天早上麻烦你带上五吊钱到斗母宫去一趟,你到了那里,自然就会明白让你去的道理,拜托了。”话音一落,老婆婆马上化作一道清风不见了踪影。
刘长庚一觉醒来,觉得夜里的梦有些蹊跷,有心不管这闲事吧,受人之托,岂能言而无信,咱这讲诚信的老实人不能白当。第二天一早,责任心促使刘长庚怀揣五吊大钱,赶往斗母宫。
快要走到斗母宫,老刘远远看见被风刮倒在地的大槐树,为这棵生长多年、根深叶茂的大槐树感到惋惜。又看见两个人拿着木工尺在量树,看样子是准备锯掉这棵倒地的槐树。刘长庚紧走几步问道:“请问二位师傅是前来伐树的吗?”
有一位木匠回答说:“是的,斗母宫的尼姑已经把树卖给了我们,我们准备伐掉运走。”
刘长庚赶紧问道:“这棵槐树,卖价是多少?”匠回答说:“不算便宜,五吊大钱。”
刘长庚听说五吊大钱,简直惊掉了下巴,心中暗想:“这么巧合,昨天晚上的梦果然应验,都是五吊大钱。”
他上前一抱拳,谦和的说道:“两位师傅,咱商量个事,我家急用木材,两位大哥行个方便,把这棵树转让给我行吗?我除了如数给你五吊大钱,还给两位老哥一人一壶好酒,行不行?”
两位木工从面相及说话言语看出刘长庚是个实在人。于是,收了五吊大钱,爽快地把槐树转让给了刘长庚,两人带着工具回了家。刘长庚围着槐树转了一圈,自己买下了这棵树,知道了老婆婆托梦的心愿,原来想让这棵刮倒的树存活下来呀!
刘长庚看到树虽然歪倒在地,可根部大都在土里,并没有伤害老根,他决定救活这棵树,让它起死回生,重新生长。他找来了锯、斧,把多余的树枝锯掉,把裸露的树根用土埋上,浇水湿润,在他的精心护理下,树干上竟然发出了新芽,并且一天天长大,长成了一个小槐树,刘长庚不断为槐树浇水灌溉,让槐树崛壮成长。
一年一年,老槐树虽经历了死亡的威胁,却顽强地活了过来,那斜躺的树干像一条斜卧的长龙,所以得名“卧龙槐”。
刘长庚除了心肠好,还是一位有心人,他请来一位石匠,让他在“卧龙槐”旁边的巨石山刻下了三个大字“卧龙槐”,留作了永久的纪念,这棵“卧龙槐也成了泰山景点之一。
最后向读者们交代的是,托梦给刘长庚的老婆婆不是别人,她就是我们尊敬的泰山老奶奶,老人家身居泰山,管辖着泰山上的万物,她对这里的一草一木爱护有加,知道刘长庚是个好人,所以托梦给他,让他救活刮倒的老槐树。
后来,刘长庚活到九十五岁,儿孙满堂,忠厚传家,子孙后代也都是厚道之人,应了那句老话,好人寿命长,多子又多福。
作者简介:本文作者姜广富,系泰安市作协会员,喜爱文学写作,习惯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是活跃在文学创作圈内的老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