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铲子挖出600年前地下瓮城,将诞生阜成门城墙公园!让15亩商业地块改公益用地。7月25日,太原市规划部门公示,为保护新建路旱西门挖出的地下城墙,展示传承太原府城的历史文脉,将依托城西水系饮马河增建阜成门公园。
这一次,热心市民拍短视频发现城墙遗址,将其传上网络引起全国媒体关注,太原组织文物专家制订保护方案,留住了太原府城墙历史文化的根,为宋明太原府城墙重见天日,打造文旅打卡新地标,赢得天时地利人和。
商业地块改公园用地
阜成门柳溪前世今生 1000年前太美了
地下城墙保住了!地面还要修公园!住在新建路旱西门几十年的孟大爷,与无数街坊邻居一样,自从家门口修路挖出地下瓮城的消息不胫而走,文物专家封闭现场遮棚加以保护,防范市政施工破坏古老城墙遗迹,时刻都在等待关注着保护方案的出炉。
民间俗称的旱西门,早在1000多年前是宋代太原城的西北角望楼,曾爆发了激烈的抗金保卫战,战车战马刀光剑影,把夯土城墙削掉一半,在附近留下半坡街的地名;
在宋元朝代,阜成门外有汾水坝堰、河神庙,筑堤栽柳柳围造湖泊蓄水,防范汾河水患冲入城内,诞生了柳溪湿地美景,堪比杭州西湖壮观,文人墨客题写“万柳笼溪借碧涟 涤烦高会喜僚贤”“堤边翠带千株柳 江上青螺数十峰”“翠岩亭下问棠梨 上客同舟过柳溪”的诗词佳句,民谚流传“花花正定府 锦绣太原城”,被天下人熟知赞颂;
到了明代扩建太原府城,城墙一路往北至黑龙潭,在这里修筑起阜成门,外围筑起瓮城挖护城河引水,是城池防御的重要关隘。
上世纪50年代,填埋护城河修建新建路,城市建设盖楼拆除地上城墙,仅剩小北门夯土城墙因部队靶场得以保留,西北城角望楼被阎锡山改造为水泥碉堡,过于坚固庞大拆不动得以幸存,早在10余年前就规划为城墙遗址公园,杏花岭区连续3年将其列为重点工程,但因种种因素尚未开工。
规划文物部门采用高等级保护方案
在2025年6月中旬,新建路改造铺设地下管沟时,因触及地下瓮城城墙遗迹,被热心市民拍摄传上网络,引起媒体关注轰动全国。老太原人一眼便看出,这里是阜成门外的瓮城遗迹,次日得到文物部门勘查并证实,决定商讨方案予以保护。
市民对此热议,道出3种保护方案:
低等级保护方案是城墙遗迹圈石栏保护,新建路西侧道路绕开文物保护范围,占地空间和花钱少;
中等级保护方案是围绕城墙遗迹修建环岛广场,让人们近距离观赏,配建其他公共设施,占地空间和花钱多一些,改十字路口为环路,为城墙遗址腾挪出更大保护空间。
高等级方案是依托城墙遗迹修建公园,鉴于路口东南角区域已拆迁,可建公园修城楼,让阜成门地理实体重归原址,与古老城墙遗迹相得益彰,是未来又一文旅打卡地,但需要改变商业住宅用地,牺牲转让土地带来的经济收益。
7月25日,万众瞩目的阜成门城墙遗迹保护方案出炉,文物、规划部门与市民期待不谋而合,拟采用高等级保护方案,淋漓尽致弘扬传承阜成门的历史文脉。
按照杏花岭区申请的规划用地变更,阜成门瓮城城墙遗迹将以公园形式加以保护,将北起旱西门街、南至饮马河公园、东起饮马河公园、西达新建路,占地15余亩的拆迁区域,拟从商业用地改为公园用地。
阜成门地下瓮城城墙遗迹的意外发掘,为展现太原府城历史文脉,提供了一次宝贵机遇。阜成门瓮城城墙遗迹连同拱极门城墙公园、西北城角遗址、镇远门石桥遗址博物馆、五一广场复建承恩门,清晰勾勒出明清太原府城墙的空间轮廓,壮大了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太原旧城墙的家族成员。
圆老市长夙愿 落实梁林规划理念
更为巧合的是,阜成门公园规划占地15亩,西接地下瓮城城墙遗迹、东连饮马河公园,将城西水系展现在新建路边,让建国初期规划图的城市中央公园落地,是太原老市长岳维藩的毕生夙愿,也是梁思成、林徽因对太原提出的规划理念。
阜成门瓮城城墙遗迹连同西北城角望楼遗址,两个城墙公园相距仅有1公里,将共同展现西城墙一线的风采;拱极门城墙、镇远门石桥,以公园、博物馆的形式,展示北城墙一线的风采;五一广场复建承恩门,则展现了东城墙一线的壮美。
阜成门公园新规划的出炉,引来对太原府城城墙保护的关注,有利于长年被搁置的西北城角遗址保护项目上马、镇远门石桥博物馆的尽快开张。对拥有530万人口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太原来说,在旱西门建设阜成门公园的意义,将当地历史人文价值运用到极致,远远大于修建商场写字楼的意义。太原市区东西南北这么大范围,在哪里都能盖起商厦写字楼,而阜成门公园只能建在这里,别无他处。
阜成门公园占地15亩,未来将如何建设?除了现有的地下瓮城城墙遗迹,还缺一座飞檐斗拱的雄伟城楼,再现600多年前的巍峨壮美。说起花钱修城楼值不值?
笔者觉得不可或缺很值,因为这里有城墙遗迹的根,有古老的城西水系在呼唤,有其他城墙石桥遗迹的协同,更有几代太原百姓的憧憬和期待,事关一座城市的脸面形象,向世人展示太原的恢弘大气,未来给这座城市的增值服务创收回报,远远超过修城楼建公园的投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