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贵州民族大学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师生团队,联合贵州日报组成的校媒融合调研组,走进关岭九仙旅游景区,只见石幔飞瀑在溶洞中飞挂,碧水激流在洞穴间穿梭,一艘艘橡皮艇“漂”入黔中秘境,带来阵阵清凉。
关岭九仙旅游景区。
眼下,正值避暑旅游旺季,九仙景区迎来了一波小高峰,景区日均接待游客量千余人次,游客主要来自广东、四川、重庆等地,景区溶洞观光、洞穴漂流、九仙水世界备受游客推崇喜欢。
“四川天气温度太高了,所以我们选择来到贵州关岭九仙洞天景区玩,非常好玩,是避暑的好地方。”刚刚体验完漂流项目的四川游客杜宜丰开心地说。
九仙旅游景区由“九仙洞天”“九仙洞漂”“洞天海啸”“亲子乐园”“九天瑶池”五大景点组成,是一处集观光、休闲、游乐、互动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溶洞深处的石林奇观在灯光映衬下幻化为奇景。
其中,“九仙洞天”洞道总长13公里,分上下五层,总面积达30余万平方米,目前已开发3公里,10余万平方米。
最具代表性的“梦幻深渊”,由地下大裂谷天然构造而成,被誉为世界奇迹。“九仙迎宾”“天界仙门”“九天玄宫”等景点各具特色、景观壮丽,令游客叹为观止。中国溶洞协会会长朱学稳盛赞:“九仙洞天,天下奇观”;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曾题词:“天工塑造,胜景洞天”。
“九仙洞漂”全长3.9公里、垂直落差达59米,穿行于奇幻多变的喀斯特溶洞之间,融合黑洞漂流、海底漂流、峡谷漂流等八大体验段落,被誉为“目前国内最刺激的洞穴漂流项目”。
沿途人工雕刻的石林奇观在灯光映衬下幻化为“龙宫”“石幔飞瀑”等奇景,游客仿佛穿行于一幅幅动态山水画卷之间,在速度与激情中感受沉浸式的清凉探险。
游客在关岭九仙旅游景区体验漂流项目。
除漂流之外,“洞天海啸”“亲子乐园”等游乐设施也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体验,既能观景赏洞,又能亲水嬉戏,景区整体游览时间可达5—6小时,文旅体验链条不断拓展,产品内涵与外延显著提升。
佳酿遇美景,酒旅融合催生山间烟火气。在九仙洞漂的溶洞深处,一座依岩而建的小酒馆悄然“藏”于奇景之间,成为吸引游客驻足的一大亮点。
酒馆设在溶洞中段,游客走累了,正好可以歇脚,品尝九仙洞藏。酒馆依托溶洞天然岩壁搭建,中途设有科普牌介绍酱香型白酒酿造的基本工艺,既满足了不同游客的休憩需求,又巧妙融入了贵州地道的酱香型白酒文化。
“我们希望打造的不只是‘清凉’,更是一个可以讲故事的漂流。”九仙景区副总经理刘毅表示,景区的独特不仅在漂流本身,更在漂流之上的文化叙事。
关岭九仙旅游景区一角。
调研组在洞内观察到,沿线已设置部分科普牌,向游客介绍喀斯特溶洞的形成原理,让“看得见的钟乳石”变成“看得懂的地质课”,推动漂流体验向知识体验的跃升。
距黄果树大瀑布景区仅20公里的九仙景区,巧用区位优势创新套票组合破局引流困境,创新推出“黄果树+九仙漂”套票组合,瞄准黄果树旺季限流下的游客溢出需求,成功引导游客“错峰体验”。
“联动套票既为游客提供了限流时的新选择,也让更多游客感受九仙洞漂的独特魅力。”刘毅介绍,联票策略实施后,不仅盘活了周边客流资源,也有效破解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引流瓶颈,景区客流量增加了10%。
除了酣畅玩水,关岭的康养旅居服务更是吸引广大游客远道而来。黄果树森林医养基地依山而建,通透雅致的客房推窗见绿,工作人员的热忱服务让异乡游客倍感温暖。在这里,游客可在活动室放声高歌,亦可体验特色康养理疗,在动静之间舒展身心,把旅居过成向往的日常。
校媒融合调研组合影。
调研过程中,调研组成员通过游客访谈与问卷调查收集了一手反馈,游客普遍对九仙洞漂带来的清凉感与奇幻景观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漂得过瘾、景也震撼”,尤其是溶洞内部的光影效果和石林奇观令人印象深刻。
“这里的服务、硬件设施感觉都很好,客户的诉求都能得到满足,这是我们第二次来了。”湖南游客黄启新坦言。
不仅藏着清凉,更藏着文化。九仙景区之所以打动人心,关键在于“借势、挖潜、融情”上的努力,景区的探索路径为贵州漂流品牌注入了新思路,九仙景区的故事,还在继续。
指导老师 张晶 王婵娟 王璐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
实习生 谭罗慧 余会菊 龙开凤 杨青春
编辑 骆航念
二审 李劼
三审 闵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