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阳古称“宛”,是河南省面积最大、户籍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处,因地处伏牛山之南、汉水之北得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楚汉文化重要发祥地,素有“南都”“帝乡”之称 。

南阳名字的形成与当地的地理方位密切相关。战国时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置南阳郡 。南阳因位于伏牛山之南、汉水之北,符合中国古代“山南水北谓之阳”的命名原则,故而得名 。
作为河南省面积最大、户籍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南阳目前有158个镇子,其中不乏千年古镇,南阳的古镇大多与商贸、军事、水运相关,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以下是南阳市较为著名的八大古镇:

1. 荆紫关镇:位于淅川县,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有“一脚踏三省”之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镇临河靠山,地势险要,唐代建镇,明清兴盛,保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一条街,还有山陕会馆、平浪宫、万寿宫等古建筑群 。

2. 赊店古镇:位于社旗县,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有“中国第一古镇”之称。古镇始建于东汉,因刘秀赊旗举师得名,明清时期商业高度繁荣,是著名的商业重镇,保存了大量明清建筑,如72条街道、36条胡同格局完整,代表建筑山陕会馆的木雕、石雕、砖雕精美。

3. 石桥镇:位于卧龙区北郊,是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故里,也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这里自古为商贸重镇,因位于南阳、南召、方城三县交界处,东临白河,是皖北最大农副产品集散地,有“银石桥”之称,特色美食石桥卤鹅闻名遐迩。

4. 贾宋镇:位于镇平县,是千年商贸古镇,历史上商业贸易发达,素有豫西南“小上海”之称,如今仍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繁荣,吸引着周边地区的商家和消费者。

5. 丹阳镇:位于淅川县,是楚始都“丹阳”的争议地之一,也是屈原文化的源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与楚文化相关的遗迹和传说,对于研究楚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6. 湖阳镇:位于唐河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周代蓼国故城,东汉时为湖阳公主邑。这里的蓼国文明是其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见证了古代文明的繁荣 。

7. 马山口镇:位于内乡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汉时设店,唐朝建镇,曾是全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素有“旱码头”和“小汉口”之称,地理位置重要,商业贸易发达,留下了许多古建筑和传统商业文化遗迹。

8. 汲滩镇:位于邓州市,是明清时期的河航运中心,曾经水运发达,商业繁荣,保存有陕鄂商帮旧址等历史遗迹,见证了当时的繁华景象,其古建筑和传统商业文化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经济和社会风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