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为笔,文物为墨,在新时代的画卷上描绘出海丝文化的绚丽篇章。(金羊网资料图)
历经半年的升级改造,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以下简称“广东海丝馆”)近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三大全新特色展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一探究竟。这座承载着千年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博物馆,此次焕新不仅为游客带来沉浸式的历史文化体验,更成为阳江文旅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在历史的长河中,海上丝绸之路如同一座闪耀的灯塔,照亮了东西方交流的航道,见证了无数的贸易往来、文化交融与文明碰撞。历经半年精心雕琢,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盛装再启,这座承载着千年海丝记忆的殿堂,以全新的姿态向世人诉说着往昔的辉煌,更为当下的文旅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科技赋能历史,让尘封的记忆鲜活呈现。步入博物馆,仿若踏入时光隧道,科技的力量让古老的海丝故事触手可及。全新打造的 “时光隧道有奇珍”展区,运用3D投影、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前沿技术,重现了当年商船乘风破浪的宏大场景。观众站在特定区域,便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海风拂面、海浪翻涌,与古人一同开启海丝冒险之旅。那些原本静静躺在展柜中的文物,在多媒体互动展示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通过屏幕,观众可以详细了解每件文物的发掘过程、制作工艺以及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实现了与历史的深度对话。
不仅如此,“海上敦煌在阳江”展区更是将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以数字化手段展示阳江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独特地位。通过高精度的文物扫描和建模,将珍贵文物以1:1的比例呈现在虚拟空间中,观众无需隔着玻璃,便可360 度全方位欣赏文物细节,领略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观众深刻感受到海丝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开辟了新的路径。
首展,孤品文物惊艳亮相,填补海丝文物博物馆空白。此次升级改造,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最大的亮点之一便是众多孤品文物的首次公开展出。从精美的陶瓷器到华丽的金银器,从独特的丝绸织物到造型各异的生活用品,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讲述着海丝贸易的繁荣昌盛。其中,一件南宋时期的青花瓷瓶尤为引人注目,其细腻的胎质、鲜艳的色泽以及独特的纹饰,无不彰显着当时高超的制瓷工艺。据专家介绍,此类青花瓷瓶在国内极为罕见,对于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陶瓷贸易具有极高的价值。
这些孤品文物的展出,不仅丰富了博物馆的馆藏,更填补了海丝文物博物馆在某些领域的空白。它们为学术界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也让普通观众有机会近距离欣赏到这些稀世珍宝,增强了人们对海丝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它们穿越千年时光,来到我们面前,让我们得以触摸历史的温度,感受海丝文化的魅力。
文旅融合,产业链延伸升级,激活经济新增长点。作为阳江文旅产业的核心引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焕新开放,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游客数量的激增,周边的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以海陵岛为例,众多特色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海鲜餐馆的生意也日益火爆。当地居民纷纷投身于文旅产业,通过提供导游、餐饮服务、手工艺品制作等,实现了增收致富。
同时,博物馆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开发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从印有文物图案的明信片、书签,到以海丝文化为主题的饰品、玩具,这些文创产品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深受游客喜爱。它们不仅成为游客留念的佳品,更成为海丝文化传播的载体,让更多人了解到阳江的独特魅力。此外,博物馆还与学校、企业等合作,开展研学旅行、文化讲座、主题展览等活动,进一步拓展了产业链条,提升了海丝文化的影响力。
“粤”尽千年海丝路,繁华盛景看岭南。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升级改造,是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更是对未来的展望与探索。它以科技为笔,文物为墨,在新时代的画卷上描绘出海丝文化的绚丽篇章。通过打造文旅新地标、展示孤品文物、延伸产业链条,这座博物馆不仅为游客带来了难忘的文化体验,更为阳江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它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让千年海丝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吸引着更多的人前来探寻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金羊网 文/李红军)
编辑:邬嘉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