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险队员再赴兴隆县朱家沟村
徒步5小时转移4名行动困难群众
7月31日,救援队员们从朱家沟村转移行动困难村民。 本报记者 孙也达摄
“朱家沟村有行动不便村民亟待转移,请尽快行动!”
7月31日上午10点,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镇政府院内,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陆敏捷接到紧急增援令。
不到半小时,消防队员们带着担架、绳索、急救包,立刻前往朱家沟。“这是我们第三次进入朱家沟村了。”陆敏捷说。
一路上,队员们慢跑前进。遇到正在抢修道路的地方,消防队员们只能涉水通过,冰凉的河水没过膝盖,队员们不禁打起寒颤。很快,队伍来到了一段近乎垂直的峭壁下,陆敏捷指着脚下新铺的碎石土路告诉记者,7月31日凌晨,这段路还只能手脚并用攀爬过去,现在路铺好了,用担架转移行动困难群众就方便多了。
下午1点左右,陆敏捷和队员们抵达朱家沟村,并与先期进入的森林消防队员、武警官兵会合。
朱家沟村共有4名需要转移的行动困难群众。按照任务,陆敏捷和队员们来到村民曹守明家中。曹守明曾患脑血栓,需要依靠双拐行走。
“大个儿在前,小个儿在后,头略高。”2名队员将曹守明放上担架并固定好后,陆敏捷立即下达指令:“出发!”
归途并不顺利,队伍需要跋山涉水,经过多处山体滑坡地带,队员们体力消耗很大。为多坚持几分钟,有的队员用布将手和担架绑在一起。为确保群众安全,队员们经过碎石、坡面、涉水路段时,都会将担架高高抬起。
消防员何天翼连日涉水磨破了脚,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但坚持抬着担架走了很长一段。中途休息换人后,他又背起物资,紧紧跟在队尾。
慢慢地,队员们休息频率明显增加,大家的体力已经到了极限。“救护车就在前面,马上就到了,坚持住。”陆敏捷不断鼓励着队员。下午3点半,队伍终于抵达指定地点,将4名村民送上救护车。
回到镇政府后,何天翼脱下鞋袜查看伤情。只见他的左脚趾缝里,皮已被磨破,渗着血。“包扎一下就好,不会耽误明天的任务。”他咧嘴一笑。(记者孙也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