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已至,夏日正浓,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景区,湛蓝的天空、翠映的峰林,与纳灰河的粼粼波光交相辉映。
峰林下围炉煮茶,田野中体验抓鱼,纳灰河畔袅袅炊烟、咖啡氤氲,生机勃勃、色调清新的夏日田园风光,吸引了不少省内外游客沉醉其间,拍照游玩。
带着家人从成都来到兴义,享受愉快假期时光的罗玉婷正是其中之一。临近午饭时分,万峰林将军桥的“蛋炒饭”是罗玉婷一家人的共同选择。在将军桥的黄秀蛋炒饭店铺里,罗玉婷一边大快朵颐,一边和记者分享了她当日的旅行计划。
生机勃勃、色调清新的万峰林夏日田园风光。(图/杨诗雨)
“我们是中午来的,一进来就被峰林奇观迷住了,空气也十分清新,下午我们要带孩子去体验稻田抓鱼,感受布依蜡染扎染。晚饭后,我们还想再去峰林布依看看。”既有不可错过的美食美景,又有难得一见的特色风情,罗玉婷对自己的旅行安排十分期待。
当日晚上八点,记者跟随罗玉婷的旅行足迹,一同走进峰林布依景区。夜幕下,景区灯火辉煌、人流如织。
月色夜色掩映下的峰林布依。(图/杨诗雨)
连绵起伏的峰林,依山傍水的布依古寨,潺潺的流水静静流淌,水中的鱼儿欢快地游弋,岸边柳枝随风飘舞。漫步峰林布依的河畔,抬头遥望繁星点点、明月高悬,好不惬意。
据悉,峰林景区布置了布依族婚俗巡游表演、布依族糠包舞、布依戏、八音坐唱等旅游新业态,多维度让游客领略布依族文化的迷人魅力。
自开园以来,峰林布依景区内丰富多彩的新业态、新产品令游客耳目一新,“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的“白+黑”沉浸旅游体验,既让游客们领略到黔西南独特的自然风光,又能感受灯火阑珊下的人间烟火。
这是黔西南这方水土赋予游客们的独特夜游体验。如今,峰林布依已成为各地游客旅游、拍照打卡的热门地。
峰林布依里,铁花闪耀夜空。(图/杨诗雨)
“同样是青山绿水,这里别有一番风味。白天,自然风光令我们心旷神怡;夜晚,景区流光溢彩、打铁花闪耀夜空,还有布依族娶亲的巡演,让我们了解了布依族群众生活的民俗,体验感很丰富。”罗玉婷说,“这次旅行在兴义计划待两天,下一站还要去贵阳,我们打算明年春节再来兴义一趟,多住几天,好好体验当地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
同样在兴义畅游酷爽夏日的,还有重庆游客杨春明。“我是星期一从重庆飞到兴义的,抵达时接近晚饭时间,我们听说兴义去年全新升级改造了大佛坊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街区商铺有兴义特色的羊肉粉、牛肉粉、杠子面、刷把头等小吃,可以大饱口福,就特意去逛了逛。”杨春明说。
放下手机,稻田抓鱼享受田园乐趣。(图/杨诗雨)
享受了一个美食之夜,第二天杨春明与家人在兴义的第二站,选择去到了阳光谷旅游度假区。“碰巧遇上兴义首届民族泼水节叠加奇幻世界艺术嘉年华,大家互相追逐、泼水,清凉的水花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将夏日的燥热一扫而空,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景区,我们尽情释放着内心的快乐,这场‘清凉风暴’真爽!”杨春明告诉记者当天他们还在阳光谷旅游度假区参加了露营音乐会、非遗表演、烟花秀等活动,沉浸体验了兴义市民“后花园”的迷人魅力。
返程重庆的前一晚,杨春明选择再次体验兴义的人间烟火气,去马岭河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吹吹晚风,吃几串烤串、尝一碗兴义的特色冰浆。
夜幕降临,人声与灯火中唤醒了马岭河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一段慵懒的萨克斯旋律从不远处缓缓飘来,伴着微风与夜色,在空中打着旋儿,像是在为整条街区轻轻哼唱。沿街的几十家摊位,从手工艺品到地方小吃,引得游客放慢脚步。
集市在夜晚悄然点亮的生活片段。(图/杨雯)
“兴义让我记住的,不仅仅是城市的名字,更是在晚风中悄然点亮的生活片段,也是在心中默默滋长的美食记忆。”杨春明说。
近年来,兴义市积极适应文旅市场复苏消费需求,在“旅游+”产业基础上,打造以“旅游+体验+夜间文化”为主要特色的文旅产品和旅游服务,通过“白+黑”的方式,围绕“夜景、夜演、夜游、夜购”等大众喜爱的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空间,从餐饮购物到文化体验,多元业态激活城市旅游活力,为人们提供了更丰富的文旅消费选择,让游客脚步慢下来、留下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诗雨 方林
编辑 段源兴
二审 张恒
三审 许邵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