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重庆的烈日将青石板烤出热浪,蝉鸣声嘶力竭地宣告着38℃的盛夏酷热,于是我决定北上,去吉林寻一个清凉的避暑胜地。几经辗转,第一站我们来到吉林通化以南的边境小城——集安,觅得了真正的“天然空调房”。这座“东北小江南”,以它沁骨的凉爽与交织的古今风情,悄然将我俘虏。
集安虽小,却将山河胜景与厚重人文浓缩于一隅。我们贪心地规划了满满一日:晨攀五女峰,午探博物馆,午后谒王城古迹,傍晚临鸭绿江国门,再以羊鱼石的竹筏漂流作结,最后用一盆滚烫的高丽火盆点燃味蕾的狂欢。
五女峰
五女峰是长白山的余脉,集安最著名的山峰,它以94.5%的森林覆盖率织就了一片浩瀚的绿海,进入其中,都市的喧嚣被彻底隔绝,唯有林涛鸟语如天籁萦绕。幽谷银瀑藏在密林深处,循着水声转过一道山弯,白练似的水流从十米高的崖壁跌落,溅起的水雾在阳光下折射出零星彩虹。站在观景台时,细密的水珠扑在脸上,竟比空调风更沁人心脾,连呼吸都带着草木的清甜,这里的栈道有些湿滑,一定要穿防滑鞋。
洞天皓月则是另一番奇景,狭窄的岩缝仅容一人侧身通过,抬头只见一线天光如银带横贯头顶,岩壁上的苔藓带着湿漉漉的凉意。攀爬时需手脚并用,等钻出岩缝的刹那,突然开阔的视野与山风一同涌来,让人忍不住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中很是凉爽,即便在夏天,也得带件薄外套才行。
集安博物馆
告别山林,来到市区的莲花形集安博物馆,馆内集中展示了集安的历史文化,其中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来自古墓的壁画1:1复制品——色彩之鲜艳,线条之灵动,远胜风蚀严重的原址。狩猎图中骏马奔腾,力士角抵壁画里肌肉虬结,宴饮图上的杯盏似乎仍泛着酒光。它们无声诉说着一个消逝王朝的鲜活日常与精神图腾。唯有跟随讲解,才能读懂每一笔划下隐藏的千年密码,让沉睡的辉煌在眼前复活。
高句丽王城
高句丽王城的遗迹藏在一片缓坡上,长寿王陵的 13 米高花岗岩堆成的方坛阶梯状陵墓,远远望去像座迷你金字塔,因此被称作 “东方金字塔”,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十分震撼。近看才发现,每块石头都很大,接缝处严丝合缝,令人难以想象千年前工匠如何搬运雕琢。它不仅是陵寝,更是高句丽鼎盛时期王权与技艺的永恒象征。
王陵旁的好太王碑饱经风霜,镌刻着高句丽第十九代王的赫赫功勋。碑身如墨玉,字迹遒劲,在浓密树荫庇护下,即使正午烈日也难掩其沧桑光芒。王陵的宏大与石碑的铭文,共同拼凑起一个古老王朝的雄图霸业与不朽传说。
鸭绿江国门
鸭绿江国门景区的铁路桥像位沉默的老者,钢铁骨架上的锈迹记录着岁月。站在国门下望去,火车轨道从脚下延伸,穿过江桥直抵对岸,界碑上的 “中国” 二字在阳光下格外清晰,这里是不错的拍照点,与国门同框,家国情怀油然而生。
公路口岸的联检大楼雄伟壮观,可以乘坐电梯上到四楼,对岸朝鲜满浦市的轮廓一览无余:低矮的屋舍、缓慢移动的自行车、江边劳作的模糊身影……仿佛时光在此凝滞,无声诉说着另一种生活的节奏。江风裹挟着水汽拂过面颊,眼前平静的异国景象,让人在休憩的惬意中,生出难以言喻的复杂心绪。
羊鱼石漂流
黄昏时分,登上羊鱼石的竹筏顺流而下,是旅程最舒缓的句点。水流平缓如镜,竹篙轻点,荡开圈圈涟漪。慵懒斜倚筏上,对岸朝鲜的村庄、山峦、田野,在夕阳余晖中镀上柔和金边。岸边偶有骑自行车的身影悠然经过,江畔岗亭肃立——提醒着这条国界线的存在。这30分钟的缓漂,是一次身心的彻底松弛,也是隔着碧水对异国日常的无声凝望。
高丽火盆
到集安旅游,不能错过当地的特色美食——高丽火盆,市区有一条“火盆街”,随便找一家都很正宗,炭火在特制铜盆里烧得通红,堆成小山的牛肉、牛肚、米肠、豆芽、豆腐、洋葱在高温炙烤下滋滋作响,香气霸道地钻进鼻腔。食材在翻滚中相互浸润,越炖越香浓。
待到肉菜将尽,压轴戏登场——倒入米饭、辣白菜、生鸡蛋,在滚烫的盆底快速翻炒。油脂与酱汁包裹着每一粒米,成就一锅油润喷香的火盆炒饭。配上冰碴浮沉的榆树皮冷面,酸甜清爽瞬间化解火盆的浓烈。
后记
从五女峰飞瀑溅起的清凉水雾,到鸭绿江面铺陈的醉人晚霞;从高句丽王陵沉默的千年巨石,到火盆街炭火升腾的市井喧嚣……集安,这个22℃的夏天,像一位高明的酿酒师,将历史的厚重、边境的风情、东北的豪爽与生活的烟火,精心勾兑成一坛令人沉醉的高丽米酒。 这滋味,值得您亲自来,细细品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