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是来泉州必打卡的景点之一,始建于1053年,1059年落成,是由官方主导、全民合力建造,原名万安桥,因其址为古万安渡口而得名。作为中国第一座跨海梁式大石桥,首创“筏形基础”“种蛎固基”“浮运架梁”等先进的建桥技术,与赵州桥、卢沟桥、潮州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






洛阳桥名字的由来是源于唐朝以来大量中原人陆续南迁至泉州及闽南一带,他们大多数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士,看到此地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便将这里称作洛阳,洛阳桥也由此得名。
1.“海内第一桥”
洛阳桥的中庭,匾额上书“海内第一桥”,里面有文字、图片等介绍洛阳桥的建造过程与历史意义。洛阳桥与泉州城的兴起一脉相承,洛阳桥的历史也是一部泉州海上贸易发展、经济繁荣的历史。
















“站如东西塔,卧如洛阳桥”已经成为泉州人的精神气质,代代相传,述说着泉州先民的智慧和精神,谱写了泉州向海而生的辉煌历史篇章。(备注:东西塔指的是泉州开元寺内的镇国塔与仁寿塔)
2.带海襟江,万古安澜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作《洛阳桥》,描绘了泉州洛阳桥的悠久历史和泉州湾的繁忙景象。洛阳桥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见证了泉州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走过长长的桥段,恍若穿越时光的隧道,桥身两侧设置宋以来各形制石塔7座,护桥石将军4尊。






“月光菩萨”造像位于桥中段偏北的位置,面朝洛阳江上游,桥上位置拍不到造像正面,侧面有汉字佛语。


行至北端桥头,立有一尊高大的蔡襄塑像。蔡襄是北宋名臣,“宋书法四大家”之一。他曾两次任泉州太守,与卢锡一道主持修建了洛阳桥。


千年古桥藏古今,一桥阅尽泉州韵。时光悠悠,洛阳桥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依然飞虹横亘,带海襟江,于万古安澜中抒写着文化的印记、岁月的故事与离人的乡愁。







3.古桥拾光
潮州广济桥春节假期去时,由于游客太多,需排队上桥,遂在桥头远观拍照,未能上桥,略有些遗憾。这次来到同属“中国四大古桥”之一的泉州洛阳桥,游客刚刚好,蓝天白云,天气也不错。只是风有些大,漫步古桥,静静感受时光里的历史沧桑与文化底蕴。



2025襄遇桥头,咖啡馆小坐休息,拍照打卡,感受古桥光影里的褶皱流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