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玉良
对于任丘,我的家乡,很长一段时间我是不怎么喜欢的。虽然这里有扁鹊,有白洋淀,有小兵张嘎,有地道战,有华北油田……但同样在这块地方,我亲身经历了吃不饱、住不好的贫穷,名为公仆实为庸官的嘴脸,不顾一切贪求发展的污染,遇到困难求助无门的冷漠,特殊的人生经历,让我北漂、南行,不得不离家千里远远地关注生我养我的地方!
有一天,我的心疲惫了,从江苏回家看看。刚一进任丘城,几让我转向晕菜,整个任丘几乎变成了一个大工地,一排排一栋栋的高楼大厦,冲天而起;一座座公园,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疑到了苏州园林;西环国道市区境内马路路灯排排,长安街不过如此。过去熟悉的脏、乱、差任丘象刚发生了一场“革命”,一夜之间不见了,土生土长的任丘人,反倒象来到了一座陌生城市。
坐习惯了13路,却再也找不到了,打听一下,原来改为了205。205路公交换了新车,宽敞明亮,票价由原来的7元改为了3元,所以乘客们看起来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喂,咱任丘这一阵变化可不小啊,我都不认识了!”,“那是,多亏了来了个田书记,别说这新书记是真干事,咱任丘三十多年没碰到过这样的了”,“要说田书记,我见过,平易近人,没官架子。上次上哪村去了,你猜怎么去的,骑山地车去的,微服私访。不是三年大变样嘛,有堆垃圾没处理,他去了后,第二天就没了,村干部吓得跟猫似的,显得也有执行力咧!”。
回家没两天,任丘的文友便邀我参加一个会,任丘某科局副局长亲邀。我的娘,以前都是百姓巴结局长,怎么局长这次邀请百姓,变了天了?去了后才知道,原来局长邀请的都是“爱任丘谋发展”吧友团成员,请大家现场提意见,提建议,“有事当面提,大家都是好哥们,能办的肯定优先办,不拖拉”,这是局长的口气吗?经了解才知道,原来“一杯茶,一颗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幸福生活,自田书记来了就结束了,现在这个局,准时上班,晚点加班,为了完成田书记交给他们的重大任务,夙兴夜寐,“苦不堪言啊!”,局长抱怨道,声音中有苦也有甜。我心中暗笑,“没有公务员的苦,哪有老百姓的甜啊!”,这才叫公仆,这才叫为人民服务的态度。
怀着对田书记的好感、对任丘的希望离开了家乡,我要去江苏处理一下公司的事情。但时间不久文义给我打电话来,告诉了一个十分不好的小道消息:田书记要调走了,升为沧州市某区的区委书记,副厅升正厅!我的心一沉:对于田书记个人来说,这或许是好事,但对于任丘来说,这却是一个坏的不能再坏的消息,谁知道下一任书记是否象田书记一样实干兴邦呢?再有,田书记允下的诺言,未就的事业,会不会成为烂尾工程呢?正在我忧心冲冲之际,几天后文义又传来好消息:玉良哥,好消息,微信群、微博群里成千上万的任丘网民签名挽留田书记,大家相约齐聚市政府广场反对上级将田书记调走的决定,华北油田、华夏幸福基业等相关单位也挽留田书记,不让他走,民意如天,田书记可能走不了了。
打开微信群,果然。耳旁响起田书记主持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那铿锵有力的声音:最近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不推不干,不催不干,不查不干,不逼不干,不挤不干,查不也干,逼也不干的不良现象,有的滋生了骄傲自满,沾沾自喜的不良情绪,有的助长了官僚主义、好人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不良作风,以至于使一些项目建设抓不实,推不动,影响了全市工作大局,从严治党,三严三实,不仅要在思想上严,作风上更要严,不仅要在原则上严,行动上更要严。我们必须要坚持不懈地干,百折不挠地干,持之以恒地干,积极主动地干,只有干,才有希望,只有干,才能抓住机遇,实现超越,只有干,才能迎接新挑战……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呦,浪迹天涯的游子”,当费翔的歌声响起,我的眼睛第一次湿润了。连田书记这么一个黄骅的外乡人都这样鞠躬尽瘁为建设美丽任丘尽心竭力,我有什么理由“儿嫌母丑”呢?于是,思考了一夜的我做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辞职,回家!
(本文创作于2015年,曾获任丘市“云水杯”征文三等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