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北广袤无垠的大地之上,榆林定边宛如一颗遗世独立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而其中的花马池,更是这方土地上的瑰宝,它静卧于黄土与苍穹之间,历经千年岁月的雕琢,承载着厚重的历史,铺展着大自然赋予的绝美风光,流传着神秘迷人的古老传说,宛如一部鲜活的史诗,一幅诗意的画卷,演绎着永不落幕的传奇。
传奇溯源:神话赋予的神秘光环
在定边这片土地上,关于花马池的传说犹如陈酿的美酒,历久弥香,为其增添了浓郁而迷人的神秘色彩。相传,在悠远的往昔,盐池与定边交界之处,有一条悠长的川地,其间星罗棋布着大大小小的水湖。其中,有一个格外庞大的水湖,湖水清澈如镜,湖岸野草如茵,随风摇曳。
某个盛夏的晌午,居住在水湖附近的百姓,偶然间瞧见湖边草丛中出现一匹神俊非凡的花马。只见它毛色斑斓,鬃毛随风飞扬,尾巴高高翘起,姿态优雅而矫健。众人皆猜测它或许是从蒙古草原脱缰而来,然而这匹马却似通人性,只可远观,难以靠近。每当人们试图接近,它便敏捷地纵身跃入湖中,仿佛与湖水融为一体。几个年轻气盛、好奇心作祟的村民,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纷纷跳进湖水中,试图将其捕获。花马在水中如蛟龙般翻腾跳跃,与村民们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就在村民们以为即将得手之时,它却瞬间潜入湖底,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次日中午,花马又如往常一样,悠然自得地在湖边吃草,人们再次尝试抓捕,结果依旧无功而返。此后,人们便不再轻易惊扰它,皆传言这是一匹神马,受上天庇佑。
冬天悄然而至,花马在这片丰美的水草滋养下,养得膘肥体壮。一日清晨,天空飘洒着纷纷扬扬的雪花,湖面已然结成厚厚的冰层。花马一声长嘶,声震四野,刹那间,湖面冰层轰然裂开,湖水如沸腾般汹涌。花马纵身跃入湖中,随后水浪渐渐平息,湖面又重新结上了白花花的冰层。自那以后,花马便再未现身,而那水湖却神奇地变成了盐池,湖水天然结晶成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于是,人们便将这个大盐池命名为花马池,在池边修筑的城,也顺理成章地叫做花马池城。这个传说,不仅饱含着定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更体现出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之情,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人与自然紧密相连。
盐韵千年:历史长河中的辉煌印记
花马池,这座距定边县城西北12公里处的盐湖,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见证了两千多年的采盐历史,是一部生动的历史变迁记录者。回溯到秦汉时期,这片盐湖便初露锋芒,人们惊喜地发现了它蕴含的宝藏,从而开启了最初的采盐征程。岁月悠悠,花马池的盐业如破土春笋,茁壮成长,逐渐在历史的舞台上崭露头角。
至唐代,这里已然发展成为举足轻重的食盐产地,所产之盐凭借上乘的品质,源源不断地供应周边地区,为民生所需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那洁白如雪、颗粒均匀的盐,不仅满足了人们日常饮食的需求,更成为地区经济交流的重要物资,如同流淌在历史脉络中的血液,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活力。
明代,无疑是花马池盐业发展的黄金巅峰。彼时,朝廷对花马池的盐业给予了高度重视,专门在此设立盐政机构,精心管理盐业的生产与销售。这里产出的食盐,颗粒饱满硕大,色泽青润如玉,味道醇厚鲜美,品质出类拔萃,在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其销售范围极为广泛,不仅满足了陕北、关中地区的需求,更远销至宁夏、甘肃等地,成为当时经济流通中的重要一环,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商业贸易的星空中闪耀着光芒。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天顺、正德年间,花马池的盐竟能与矫健的西夏马进行等价交换,“花马池”之名也正是由此而来。这段独特的历史,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花马池在当时经济交流中的核心地位,也彰显了其盐业的繁荣昌盛。它不仅是物质的交换,更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为这片土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光流转至近代,花马池依旧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着关键角色。1936年定边解放后,国民党的重重包围封锁使得食盐供应陷入绝境。在此艰难时刻,花马池盐场挺身而出,肩负起为陕甘宁边区军民提供生活用盐的重任。八路军三五九旅更是在此展开打盐自救行动,面对艰苦卓绝的条件,战士们不畏艰难,不分昼夜地辛勤开采。他们用汗水和毅力,在这片盐湖上书写着坚韧与担当。他们的努力不仅解决了边区食盐短缺的燃眉之急,还通过销售食盐,成功换回粮食、器械、医疗用品等大量急需物资,为边区政府的抗日战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革命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如今,当我们伫立在花马池畔,仿佛仍能看见当年战士们忙碌劳作的身影,感受到那段热血激昂、充满奉献精神的革命岁月,它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湖光鹭影:大自然绘就的梦幻景致
花马池的自然风光,宛如大自然用最细腻笔触精心绘制的绝美画卷,独特而迷人,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幻之境。它占地达4500亩,平均水深0.1米,广阔的水面犹如一面巨型明镜,将蓝天白云以及周边景致完美倒映其中,营造出如梦似幻的奇妙景象。整个盐湖白茫茫一片,盐晶堆积如山,在阳光的热烈照耀下,闪烁着耀眼夺目的光芒,仿佛一片银装素裹的梦幻世界,每一颗盐晶都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盐湖周边的景色同样令人陶醉,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田园画卷。池周绿草如毯,肆意蔓延,仿佛是大地母亲为盐湖铺上的绿色绒毯。野花争奇斗艳,五彩斑斓的花朵星星点点地散布在绿色的绒毯之上,宛如大自然精心编织的绚丽织锦,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池畔坝田错落有致,渠道纵横交错,清澈的渠水潺潺流淌,温柔地滋润着这片土地,仿佛是大地的脉络,为盐湖注入了灵动的气息。
每至夜晚,明月高悬,洒下银白的光辉,池光水色相互交融辉映,景色愈发清丽动人,让人流连忘返。此时的花马池,宛如一个静谧而神秘的世外桃源,远离尘世喧嚣,给予人们心灵深处最宁静的慰藉。微风拂过,湖面波光粼粼,与月光相互映衬,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让人沉浸在这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中,忘却一切烦恼与疲惫。
这里还是众多候鸟的温馨栖息地,每年春秋之际,大批候鸟不远万里,从远方翩然而至,在此短暂停歇、觅食栖息。它们在盐湖上空轻盈盘旋,发出清脆悦耳的鸣叫声,瞬间为这片原本寂静的盐湖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站在湖边,望着这些自由自在翱翔的候鸟,感受着大自然的和谐美妙,心中不禁涌起对生命的深深敬畏之情。它们如同大自然的使者,为花马池带来了灵动与生机,也让人们更加珍惜这片美丽的土地。
时代新章:盐碱地上的创新崛起
步入新时代,花马池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活力。定边人凭借非凡的智慧,在盐碱地上书写着崭新的篇章。他们巧妙地将盐碱地改造成“养殖池”,自2019年起大胆尝试饲养南美对虾。通过从盐湖下方打井抽取盐水,再与淡水按精准比例调配成仿海水,成功攻克养殖难题。如今,虾场规模持续扩大,年产量可达十万斤左右,第一批产出的6万斤虾在夏季便已销售一空。这里不仅实现了南美对虾的规模化养殖,还创新实现了虾蟹共养,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动力,让这片曾经荒芜的盐碱地变成了充满希望的致富之地。
与此同时,花马池摇身一变,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胜地。每年八九月份,花马池迎来最美时节,盐湖景色美得令人窒息,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中国摄影家协会更是慧眼识珠,将这里授予“中国摄影创作基地”的称号,引得大批摄影爱好者慕名前来,用镜头捕捉盐湖的每一个绝美瞬间。当地政府也积极作为,加大对花马池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力度,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修建观景台、步行道等,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观赏体验,让大家能够全方位、多角度领略花马池的迷人风姿。如今的花马池,已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旅游胜地,它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魅力,更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花马池,这座定边的传奇之湖,凭借悠久的历史、醉人的风光、动人的传说以及创新的发展模式,全方位展现出榆林独一无二的地域魅力。无论是漫步于盐湖岸边,静静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还是聆听古老传说,细细品味历史的厚重与神秘;抑或是见证现代创新发展成果,亲身感受时代的蓬勃活力与激情,花马池都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深深的感动。它恰似一颗璀璨明珠,牢牢镶嵌在陕北的广袤大地上,散发着永恒的迷人光芒,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索、发现、品味。在未来的悠悠岁月里,花马池必将续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为榆林的繁荣发展增添更为绚烂多彩的篇章。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