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维尔茨堡市政厅墙体上的日晷。视觉中国|图
时间真是一样奇怪的东西,无声无色,无形无状,却又无处不在,无法可避。
人从一生出来,就跟时间直接打上了交道,哭也罢、笑也罢、吃也罢、喝也罢、睡也罢、醒也罢,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消耗时间,让你不知不觉中,朝着人生的终点滚滚向前进发,丝毫不会因为你胆怯或豪迈而改变航道,也不会因为你贫穷或富裕而另眼相看。
年幼时,时间似乎走得很慢,你巴巴地等过年过节,望快高长大,时间就是拖着脚步慢吞吞,有时还索性坐下来,翘着二郎腿晃呀晃的,斜着眼,咧着嘴,对你嬉皮笑脸,你急它偏不急!
好不容易终于盼望着长大了,这时候却发现时间又忽然换了一副脸孔。它变得忽冷忽热、忽快忽慢,一会儿是个顽童,你想疾跑,它立意跟你在人生赛道上比拼;一会儿又懒洋洋,你选择躺平,它也百无聊赖,随机晃悠,跟你一起耗着,日日夜夜都过得懵懵懂懂。
时间这玩意儿,可真是捉摸不定,同样的事,跟不同的人或以不同的情况来处理,其间的伸缩性就很惊人。譬如候车,在烈日下错过了列车,汗流浃背地等下一班,哪怕只是短短的十分钟,也是左盼右盼望穿秋水偏偏就不见车影,这当下会心急如焚或心浮气躁,觉得时间过得太慢叫人难耐。换一个场面,一对热恋中的情人分离在即,于车站依依惜别,下一个班次哪怕要等上三五个钟头,也会嫌时间过得太快,心中兴起嗟叹,遗憾信誓旦旦犹未尽,就要人隔天涯长相思了。又譬如,上一堂枯燥的课或听一场沉闷的演讲,你撑着倦怠的眼皮,望着讲者歙动的嘴唇,他在喃喃自语,你在昏昏欲睡,无论怎么挣扎,时间就是赖着不走,你抬头望天,俯首看表,完全不起作用;你逼自己神游太空,绕了一圈回来,时间只耗了几分钟!这下可真是天长地久有尽时,此闷绵绵无绝期了。另一边厢,去观赏白先勇监制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连续三天共九个小时的精彩演出,转眼间就圆满结束了,只觉得意犹未尽,余音袅袅,时间怎么过得如此匆匆?
由此可见,时间的快慢缓急,完全是跟吾人的认知、心境、习俗、风气,以及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古代的人,无论中外,生活节奏慢,对时间不会紧紧抓着不放。我国从前的一个“时辰”, 相当于现代的两个钟头,当时要计算时间的长短,往往是使用比喻的方式,例如“一盏茶的工夫”“一炷香的工夫”,到底有多长,严格说起来就不清楚了,这也就往往造成了中译英的困难。形容时间快,则是“白驹过隙”“光阴如梭”等,都是充满诗意而不确切的说法。外国也一样,记得有一年游历法国鲁昂(Rouen),那可是印象派大师莫奈(Monet)曾经耗费两年工夫画出一系列共二十八幅当地大教堂的名城,在镇上看见一具大大的挂墙古钟,钟面上只列出小时,没有分秒,足见对于古人来说,生活中根本就没有争分夺秒的意识,哪会像现代一般,凡事只求速度、数据,婴儿出世不到周岁,就得参加学前课,报读兴趣班,挤进名校候选名单,以便赢在起跑线。一切都讲求效率,号称万物之灵的人类,积极向AI靠拢,最近看到一个视频宣称,由于全脑接口的发明,以后事事讲求快速,说如此这般,人类已经“进化到机器人的初级阶段”了。原来这叫做“进化”! 尽管如此,一天仍然只有二十四小时,不多不少,科技无论怎么发达,吾人的心情自如了吗?负担轻松了吗?压力减少了吗?环境改善了吗?
这时不得不想起林文月翻译的《破天而降的文明人》。这本小书其实是本奇书,原本用德文撰写,记录萨摩亚岛上一位酋长椎阿比于二十世纪初巡游欧洲文明各国的见闻,后来翻译成日文,再由林文月从日文版翻译成中文。众所周知,林文月是翻译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的大师,但是很少人知道她对这本小书亦十分看重。从书架上找出此书,打开扉页,看到这是她于1987年中秋前特地从台北寄赠的作品。书中把欧洲的文明人称之为“巴巴拉吉”,意即“破天而降的文明人”。全书记录了椎阿比回到萨摩亚之后跟岛民发表的十一篇演讲,其中一篇就是专讲“时间”的,题目是《巴巴拉吉没有空闲》。酋长认为巴巴拉吉非常奇怪,老是在抱怨时间不够,于是“他们把每一天,用许许多多严格规定好的计划,分得细细碎碎……就像用刀子细切椰子一般”,每一个人,不分男女老幼,“都给时间的恐惧缠上”,找不到一个真正有空闲的,“每一个人都像一颗给抛了出去的石子一样地奔走人生”,然而,这一切,在酋长眼中,似乎都是一种病态,他说:“时间好比是咱们湿手中的一条蛇,滑溜溜的,你越是想捉牢它,它越是要滑走,它反而要跑得远远的。巴巴拉吉总是要伸着手去追赶时间,不让时间有晒太阳的功夫。……其实,时间是喜欢安安静静、和平地休息,巴巴拉吉一点也不清楚时间是什么,也没有了解它。他们总是用他们那一套野蛮的习惯虐待时间。”于是,他告诫淳朴的岛民不要抱怨时间:“我让时间自由来去,爱时间。我从来没有想把时间折折叠叠,也没有想把时间拆散得七零八落。时间不会叫我痛苦,也不会让我烦恼。”
归根究底,时间的充裕与否,实在跟年龄长幼或身份贵贱没有关系,而是完全存乎于一己心态的掌控之间。年轻时,妄以为来日方长,手上有大把流光可以抛却,因此凡事率性而为,该做的事不做,以为日后还有的是时间,殊不知光阴倏忽而过,机会稍纵即逝,英谚“Procrastination is the thief of time”(延宕乃岁月神偷)的确一语中的。科技发展之后,现代人一切可上网解决,无需排队去购物、买票、上银行,自觉省下了宝贵的时间,可是一转头又去不眠不休玩电子游戏,通宵达旦刷视频,或凌晨摸黑去排队抢购 Labubu,还弄得个大打出手、狼狈不堪,这到底是节省了时间,还是糟蹋了时间呢?
记得王蒙曾经在文章里说过,人贵气定神闲,最怕气急败坏。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假如一碰到什么不顺心的遭遇,就捶胸顿足、暴跳如雷,或唉声叹气、怨天怨地,那么,就算你再青春年少,时间也绝对不会跟您客气,它会让你上气不接下气地在后面奔走,但永远追赶不上。假如你无论遇到大事小事或顺境逆境,都不急不躁,心定神宁,那么即使你已经迈入桑榆之年,时间也必然会慢下脚步,耐心陪着你玩。
记得,以温柔善待时间,就是以温柔善待自己,因为细心呵护时间,不让它受到烦躁、忧虑、愤怒、害怕等负面情绪的侵袭,它才会和颜悦色地跟你相处,朝朝暮暮陪伴着你,告诉你“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让你过得舒坦自如,从容踏实。
金圣华
责编 邢人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