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湖泊清澈荡漾,茂密水草随风摇摆,野生鱼类在湖中自由游弋,渔民的欢歌在湖面飘荡;岸边羊群撒欢觅食,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很难想象,这般景致不在那拉提草原,而是藏于新疆克拉玛依市沙漠戈壁中——这里是一度干枯的136团小拐无名湖湿地。
7月18日,笔者驱车深入克拉玛依市中拐沙漠深处,再次探访这片神奇湿地。眼前,湖泊周边植被繁茂,两岸湖水清澈,一派宜人风光令人沉醉。
随行的小拐乡生产办工作人员介绍,去年玛河秋季开闸输水,让原有湿地面积得以保全。这片沙漠深处的独特自然景观,如今成了热门“打卡地”: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常常带着家人朋友,自驾越野车来到这里,在湖边垂钓戏水,在沙漠胡杨林、梭梭林中拍照留影;没见过沙漠沙滩的孩子们,则在连绵沙丘上尽情玩耍嬉闹。每逢周末假日,这里便成了人们放松心情、享受沙漠奇景的休闲纳凉的好去处。
据当地历史记载,上世纪50年代,由于玛纳斯河中游大面积开荒造田,川流不息的河水被筑坝引入沿线棉田灌区,导致下游中拐湖泊面积逐年萎缩,至60年代初河水彻底干枯断流。此后,当地狂风肆虐、沙进人退,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1999年7月至8月,玛纳斯河上游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石河子市上游水库紧急泄洪,洪水沿着玛河故道流经136团,最终汇入下游的中拐沙漠深处,自然形成了一片约200平方公里的湖泊。当地政府为其取名为“克拉玛依市玛依湖”,又称“小拐无名湖”。
为守护当地生态环境,2005年起,兵团大面积推广精准滴灌农业以节约用水,石河子市则全面落实玛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程,以生态修复为核心,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每年秋季,上游水库都会向下游河道开闸输水,让干枯数十年的玛河故道重新焕发生机。
据当地渔民介绍,依托湖泊湿地的存在,克拉玛依市政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抓生态保护机遇,加大治理力度,严禁在湿地开荒打井、砍伐生态植被。
如今,经过多年保护治理,沙漠湿地已呈现出勃勃生机:夏季湖边芦苇丛生,上万亩天然梭梭林、红柳、胡杨林生长茂盛;成群野鸭、白鹤、长脚鹬、鱼鹰等鸟类在湖面自由翱翔,黑鱼、鲢鱼、草鱼等野生鱼类在湖中繁衍;消失多年的黄羊、狐狸、野鸡等动物也重返此地,饮水觅食。小拐乡牧民则利用水草丰美的优势,夏季将牧群转场聚集在这里,发展畜牧业提高经济收入。
玛河生态恢复,沙漠再现绿洲。目前,兵地联合开展的玛河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已初见成效,小拐无名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千年戈壁沙漠重现独特风光。昔日干枯的沙漠洼地,如今已成为克拉玛依一道风景宜人的绿色风景线。(通讯员 任新忠 田久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