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去哪儿能品尝到地道的本地美食,同时又能感受浓郁的广府文化?
如果不想去热闹繁华的商业街区人挤人,这条远离城市喧嚣,市井气与人情味浓郁的百年老街——同福路,无疑是绝佳之选。
同福路,于1926年建成,东起江南大道北西至洲咀路,分同福西、中和东三段,长度大约两公里,保留了岭南“马路—铺廊—行栈”的街道模式。

除了有保护得较为完好的骑楼,同福路还是低调的老字号美食一条街,这里的美食不仅保留着纯正的广府味道,而且价格亲民实惠,极具性价比。
本期,美食导报将沿着同福西路,自西向东开启一场美食探寻之旅,逐一打卡这条路上的特色美味,领略藏在街头巷尾的地道广府风味。
打卡广州同福路美食一条街
(从同福西路出发)
从地铁8号线同福路站A口出来,往右直走几百米,就会经过一个转弯处,这个拐弯也称为“广州最美转角”。

同福西路段骑楼
临街的圆弧曲线门楣和罗马式立柱,墙壁和楼柱装有花雕和浅浮雕,仍保留当年的样子,为这条老街增添了几分岁月沉淀后的悠闲。
骑楼不远处,会经过一个低矮的楼梯口,从这里拐进的街边巷子,便是热闹的龙导尾市场。

龙导尾市场由此进入
龙导尾不长,但却留存众多古迹,每隔100多米就能看到不同历史遗迹的介绍和指引,名气最大的当数邓氏宗祠,也就是邓世昌纪念馆。
正因如此,龙导尾市场也被冠以 “广州最有历史气息的集市” 的美誉。


热闹的街市
这里商品品类丰富多样,物美价廉,深受街坊们的喜爱。每到春节期间,更是摇身一变成为热闹非凡的年货一条街。
英记食店、国强饼店、美励包德等美食小店云集于此,以实惠的价格和地道的风味,俘获了众多食客的心。
// 英记食店 //
在龙导尾市场深处的英记食店,由七兄妹共同经营,坚持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开业已经42年。凭借实惠的价格和地道的口味,英记在本地积累了大量忠实顾客。

英记食店。陈钰晶/摄
英记的饼食种类丰富,煎堆、酥角、蛋散、方包等都能买到,还会根据不同的节日推出应节产品。此外,店内也可以堂食,有粥粉等供应,价格实惠。

多种美食可选
//美励包德//
在英记附近的美励包德,也是一家开了很多年的老字号。这里的油角叫千层酥油角,是千层酥与油角的结合体,出炉松脆香口,馅料喷香、角皮松松脆。


店中的传统南乳咸蛋散,做好后就在店头的油锅炸,即炸即卖,新鲜滚热辣炸起的蛋散,带有阵阵的南乳咸香。除了这些特色小吃,包德还供应煎饺、干蒸、粥、糖水等丰富多样的点心,选择多样。

原林氏凉茶门店已搬迁
龙导尾集市里还有不少传统凉茶铺,林氏凉茶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多年来,林氏凉茶始终坚持用瓦煲煲制凉茶,为街坊们送去清凉与健康。需要注意的是,原位于路口的林氏凉茶,现已搬迁至市场中部。
//陈超记//
陈超记在龙导尾扎根已有20余年,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出品水准,附近的街坊已经习惯把这里当作食堂。招牌牛三星新鲜嫩滑,口感爽脆,搭配特别腌制的酸萝卜,格外开胃。


走出龙导尾市场,回到同福西路,还有很多店值得打卡。
//肥姐美食//
肥姐美食店面就开在拐角的马路上,环境一般,出品却很正宗,很多粤菜酒楼的招牌菜品在这里也能吃到,菜品新鲜热乎,量大实惠,人均50元就能吃得心满意足。

招牌桶仔骨甜而不腻,每块骨头都裹着厚实的肉,肉质滑嫩多汁,无敌下饭,还有超爽口的凉拌鱼皮、下酒一绝的金沙竹肠都值得一试。
//贰少大排档 //
贰少大排档,以其招牌黑金羊闻名遐迩,长久以来一直是老广们品尝传统羊肉煲的好去处。餐厅装修融合广式大排档与潮流文化元素,很适合聚会,可谓既保留大排档消费价格又营造餐馆环境。

清汤黑金无骨羊腩,是这家店的招牌,经过禾秆草熏烤,烟熏香气独特。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独具特色的广式菜式,如干锅胡椒焗虾、猪油渣捞饭、干炒牛河等,都非常值得一试。


//荣昌潮汕风味馆 //
在广州潮汕美食店日益增多的当下,位于同福西路的荣昌潮汕风味馆始终占据一席之地。其经典潮汕鱼蛋粉,成为附近街坊记忆中的独特味道。
店内主打河粉搭配潮汕鱼旦、牛丸、肉卷、鱼皮等组合,牛肉丸经手工捶打制成,虽个头小巧,却牛肉香气浓郁,口感鲜脆劲道、爽滑弹牙。搭配镇店之宝的辣酱,更添风味。

实惠、传统、家常味是这条街上美食店的统一标志,即便环境稍显简陋,可街坊间的家长里短、老板对熟客口味的稔熟,这些充满烟火气的生活细节,正是这条老街美食动人之处。
本期的寻味之旅到这里就结束啦,下一期,美食导报将继续探索同福路上的美食,敬请期待~
文/部分图 | 王慧颖
编辑 | 李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