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年历史的太原双塔寺,因行政区划调整首次换了“主家”,从古老悠久的郝庄镇中划出,归属新成立的双塔街道管辖。2025年7月31日,太原市迎泽区双塔街道举行成立仪式,不仅让古老双塔变了新主人,连居民单位也有了新编码。由此,双塔的地名级别大幅提升,从过去的道路地名,升级为乡镇街道行政地名。
太原双塔寺本名永祚寺,是明代时期砌筑的两座13层砖塔,它们并非同时诞生,而是先有宣文塔、后有文峰塔,择址在城外东南角的山岗上,以弥补太原城的风水不足,始终是太原的第一地标。
双塔寺自600多年前诞生之日起,地界就归郝庄管辖,吸引文人墨客古今名人前来观赏,曾有明清思想家、医药家、书法家、文学家集一身的傅山,在双塔寺留下很多足迹,开始一段离开故乡西村长达15年,在双塔以东的松庄窑洞里修行的生活,照顾老母亲研究哲学思想,制作出孝敬老人补身子的八珍汤头脑,与好友顾炎武交流思想,素有“南顾北傅”之称。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作为太原地标的双塔,却被阎锡山改造为军事工事,修筑碉堡挖地道壕沟,在炮火中被击中岌岌可危。后来经过修复纠偏,才屹立于东山不倒。
它是中国现存最高的双塔,曾经出现在太原市徽上,巩固了太原第一地标的地位,长期以来无以撼动,直到最近才被长风文化商务区隐形战机形状的大剧院、方便面桶状的博物馆以及模仿伦敦桥的晋阳桥,在一些场合被抢了地标铁交椅。
因双塔派生出的地名,更是太原百姓耳熟能详,包括双塔寺街、双塔西街、双塔商城、双塔公园,还有双塔商城、双塔香烟等等,只可惜双塔粉丝却被山东招远厂家抢走注册商标。网络上的双塔形象,除了太原双塔以最高出名,就是桂林两江四湖里的日月双塔有名气。
从西安大雁塔景区走红、大唐不夜城火爆出圈得到灵感,围绕双塔的名气口碑,太原投巨资修建了双塔公园,迁走了双塔村和烈士陵园纪念堂,仿古建筑盖了不少,湖泊河渠引水修草白玉石桥,楼台亭阁国风古味十足,还有明代名牡丹紫霞仙子,原址只保留了双塔寺、高君宇塑像、七烈士和解放烈士墓区。
双塔景区地面景观有了很大提档升级,每年继续延续双塔庙会,发誓要把双塔景区打造为太原文旅IP。但双塔景区总是不温不火,为啥就是火不起来呢?远远不如晋祠和民国风情钟楼街游客如织。
看西安大雁塔与大唐不夜城相通,夜晚华灯初上光影五彩缤纷,每天上演美轮美奂的诗词歌赋舞蹈小品,与游客现场互动对答,仿佛回到盛唐时期的都城长安,融入歌舞升平的市井生活,道东唐代服饰租赁旅拍业十分发达,身着华贵唐衣的游客变为流动的风景,带动旅游街区人气旺盛。
对比太原双塔,同样直通广场草坪仿古大殿,精心装点楼台亭阁小桥流水,但原来的公交车场拆除未恢复,只有南内环街、东中环路主干道坡大路陡,途经地铁站、公交站距离核心双塔远,要走很远的路,景区内没有摆渡观光车,让行走不便的中老年游客吃不消,参观者主要以当地居民为主,游客数量屈指可数。
更致命的是,一来双塔景区里没有文旅项目活动,没有可观赏的主题演出,没有参与互动体验的节目,运营方为园林局、文物局,重公园环境维护和文物保护,没有文旅开发的头脑,还停留在公园散步观景的服务层次上;二来周围曾打算引进太古里、奥特莱斯、海南免税店等文旅项目,因种种因素均未变为现实。
郝庄镇车水马龙人气集中热闹的区域是朝阳街服装城,尽管每年搞庙会、摆摊、唱大戏、登塔比赛,在当地拥有稠密的居民区、极高的人口密度,但双塔景区归市级园林、文物部门管理,交通路网基础设施服务靠市级部门支撑。
在我国的行政区划体系内,乡镇的城市化建设,远不如街道的要求高。所以,将郝庄镇13个社区、8个经济股份合作社以及桥东街道的3个社区,纳入新成立的双塔街道管辖,为双塔景区大发展迎来新的契机和挑战。按照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地处双塔街道的单位小区居民,启用140106007的行政识别代码。
看似给双塔景区变了“东家”,实则实现了从乡镇到街道的升级,犹如脱胎换骨般的提档升级,无疑会加快城市化进程。从郝庄镇到双塔街道,希望迈大步推动双塔景区文旅发展,打造出一座双塔不夜城,这也是530万太原人赋予双塔街道的时代重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