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镌刻在大地上的古老地名
是时光留给邛崃的珍贵印记
让我们循着地名的指引
踏上这条地名旅游路线
走进这幅徐徐展开了千年的生活画卷
QIONGLAI
邛崃
本路线以邛崃三大千年古镇(平乐镇、夹关镇、火井镇)为核心,这里的一桥一巷皆史册,一砖一瓦尽文章,带你穿越三重时空维度!
平乐古镇的白沫江流淌着千年水码头的繁华记忆,夹关古镇的茶马古道回响着商帮驼铃的悠远余韵,火井古镇的天然气遗址跳动着汉代的文明星火,三大古镇以地名为钥,共同开启一扇通往邛崃文明深处的时光之门。
南丝路茶马古道第一镇
平乐镇
古蜀开明时期,因四面环山,在平坦小盆地上修水利,兴农桑,起聚落而得名“平落”,后因四川话中的“乐”与“落”读音相近,平乐古镇这个名称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其中还有“平安快乐”之意,故得此名。
那平乐镇有什么
好玩的地方呢?
川西竹海景区:
竹林茂盛,山川俊朗,怪石突兀,成片竹海面积达十万余亩,空气中每立方米负氧离子含量达200余万个,氧气含量最高约为19%,为成都地区之最,因此被人们誉为“天然氧吧”“超洁净空气”“绿色幽谷”。
芦沟竹海:
“冬无北风之寒,夏无酷暑之热”,芦沟竹海绿化率达90%以上,为避暑休闲度假佳好地处。其山地遍生绿竹,面积1万多亩。
有清溪水穿行山间沟谷,依依绕绕,九曲十八弯;有线线缕缕的流泉从高崖跌下;有深隐幽谷的金鞋潭明澈如镜……
李家大院:
据清代《李氏族谱》记载,该大院为李氏先祖于明末清初为躲避战乱,率家人由江浙入川,其一支定居于花楸山,以从事造纸和纸张、茶叶贩运为业,致富后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建祖宅,当地人称“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
大院坐东向西,以咸丰年间所建大院为中心,先后在其左、右新建扩建了两个院落,三个院落相通相连接。
乐善桥:
乐善,取乐施好善之意。 乐善桥位于平乐镇禹王社区,呈东南——西北走向,横跨白沫江,桥两端驳岸石砌保坎、做引桥,河床中石砌六墩七孔。桥身青苔斑驳,石栏雕花犹存,每一步都踏着商帮马蹄与船工号子的回声,见证着南方丝绸之路的繁华往事。
长庆街:
长庆乃永久吉昌之意,汉•王粲 《俞儿舞歌·行辞新福歌》:“汉国保长庆,垂祚延万世。”2009年版《平乐镇志》则称,取“沫江长清,生民永庆”之意,定名长庆街。街北头近邻鱼市拐码头,街南段有卷群桥码头(即禹王坎码头),既是陆路通道,亦得水运之利,此街市面长且繁荣。漫步其间,仿佛一脚踏入《清明上河图》的烟火画卷。
路线推荐:川西竹海——芦沟竹海——李家大院——乐善桥——长庆街
世界最早使用天然气的地方
火井镇
火井,因地下(井)经常冒火(天然气)而得名,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天然气的地方,是唐朝著名天文学家、星象学家袁天罡首任县令之地,是中华第一女状元黄崇嘏(黄梅戏《女驸马》的原型)的故乡。
那火井镇有什么
好玩的地方呢?
邱氏海屋:
海屋坐北向南,平面呈“日”字形两进四合院布局,是一座单檐悬山式穿斗排列砖木石结构、小青瓦屋面建筑与西式砖石门楼中西合璧的院落建筑。整个建筑由前厅、前天井、左右厢房、中厅(过厅)、后天井、后配房组成。
河北古街:
火井镇现存清末民初的一条古街,全长1500多米,有水火巷九条,古街建筑以清末民初穿斗木结构为主,是典型的川西民居。古街上重要老建筑有海屋、女子学校遗址(建于1913年,是邛崃乡间第一所女子学校)、金台山、九龙桥、腾龙桥、回龙桥、文武桥遗址、老县衙遗址、清乾隆戏台遗址和火神庙遗址等。
汉代古火井遗址:
遗址位于火井镇郑家坝花果山麓,此井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的第一口天然气井,井口呈六角形,井内径约三尺,井台高约一尺五寸,用灰黑色的汉代古砖砌成,砖上各种棱形图案清晰可见。古井左边矗立一座高大的红砂石碑,正面刻着“汉代古火井”,左面刻着“世界第一井”。
状元桥:
状元桥始建于公元1922年,桥为十一孔石平桥,呈东北——西南向横跨于文井江之上。桥长60米,宽1.25米,高1.7米。十个梭形桥墩以红砂石、白灰砌成,桥板由三十三块大条石铺成。踏上状元桥,感受历史的厚重,聆听黄崇嘏用才华书写的文化传奇。
崇嘏山:
崇,高大之义;嘏,可为福,可为大。崇嘏,乃五代前蜀才女黄崇嘏之名讳。人们为了纪念黄崇嘏,将此山更名崇嘏山。此山海拔933米。山上万树成荫,古迹众多,有黄崇嘏纪念馆、崇嘏墓、崇嘏塔、狐仙洞、漏米洞等众多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
兴福寺:
该寺依山就势,清幽古雅,布局严谨而又活泼自如,建筑造型别致多样,是邛崃境内现存最大的明清寺庙建筑群。寺庙后还有一株千年古银杏,顽强地生长在一片桢楠林中。
路线推荐:邱氏海屋——河北古街——汉代古火井遗址——状元桥——崇嘏山——兴福寺
茶马古道上的“水墨山乡”
夹关镇
夹关镇为古蜀国边关,镇西因有啄子山和胡大岩两山对峙如门,白沫江从中流过,地势险要,形若关口,人称夹门关,又称夹关,夹关镇由此而得名。
那夹关镇有什么
好玩的地方呢?
解放渡槽:
渡槽为1979年建造的钢筋水泥八孔券拱高架桥式现代引水建筑。七个高大的水泥桥墩上连续起八拱,拱上排列双排式构造立柱,在立柱顶端修造引水渡槽。渡槽呈东北——西南向搭建,是邛崃境内现代水利工程高架桥式渡槽的代表性建筑。
永寿桥:
建于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是成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十三孔石平桥,呈南北向横跨白沫江,桥两端驳岸以红砂条砌保坎并接上岸踏道。桥名“永寿”,寄托着古人福泽绵长的美好愿望。漫步桥上,可听江水低吟,看渔舟轻荡,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恬淡意境。
二龙山道观:
二龙山道观始建于明代,今存后殿建筑于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重修。面阔三间四柱12.5米,进深四间9.6米。通高7.2米。九架梁,用七柱。外檐柱、内径柱共计二十四根,全部采用方石柱。集自然风光、千年文化、红色历史于一体,全程环线3公里石阶路,很适合轻徒步。
二龙山道观
路线推荐:解放渡槽——永寿桥——二龙山道观
平乐镇
钵钵鸡
红豆腐
奶汤面
张氏羊肉
火井镇
火锅粉
井水挂面
米馍馍
砂锅串串
嫩玉米馍馍
夹关镇
过江鸡
嫩豆花
肉汤圆
烟熏肉
QIONGLAI
邛崃
✨自驾:成都出发1.5小时直达平乐,三个古镇间车程均在40分钟内。
公交:邛崃客运站有直达各古镇的班车(班次需提前查询)。
在邛崃
与历史同行、与山水共眠
南方丝绸之路的密码
藏在古镇的青石板下
在邛崃的时光褶皱里
藏着最地道的邛崃生活
暑期来邛崃的古镇玩吧
去解锁地名里的时光密码
-END-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