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古丈县,坐落着被誉为"苗族文化露天博物馆"的墨戎鼓镇。这个由传统苗寨发展而来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通过"三变"改革和文旅融合,不仅保存了400多栋苗族特色民居和6项国家级非遗技艺,更创造了年接待游客130万人、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的乡村振兴奇迹。
墨戎鼓镇("墨戎"苗语意为"有龙的地方")是湖南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苗族古村落之一。墨戎苗寨山青水秀、民风淳朴、民间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有400多栋苗族木质民居和特色建筑,还有1项世界非遗项目“苗族赶秋节”,有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和湘西苗族鼓舞为代表的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有2名省级非遗传承人,有20多名州县级非遗传承人,被誉为苗族原生态文化的天然露天博物馆。
墨戎苗鼓队先后受邀参加中国风民歌会、青岛奥运会帆船比赛开幕式、上海世博会、北京非物质文化展演和台湾“守望精神家园-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等多项大型演出活动,曾获中国鼓舞大赛一等奖等多项大奖,被誉为“麻茹苗鼓队(苗语,意为最好的苗鼓队。)"
2013年起,墨戎鼓镇龙鼻嘴村支两委创新推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这“三变”,将民族文化、古建筑等转化为旅游资本,同时整合扶贫资金发展文旅产业,通过"村两委+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让5568名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通过"茶旅结合""文旅融合"双轮驱动,墨戎鼓镇实现年游客量130万人次,带动周边6村1社区发展;培育了银饰加工、茶叶种植等特色产业;先后被评为“中国苗族花鼓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湖南省文明风景旅游“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湖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全省文化和旅游扶贫示范村”“湖南省银饰加工'一村一品’重“湖南省示范性就业扶贫车间”点村”和“湖南省百岁健康示范创建先进村(社区)”等。
从深山苗寨到文旅标杆,墨戎鼓镇正以文化为魂、生态为基、产业为翼,书写着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篇章。未来,这里将继续深化文旅融合,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民族文化IP。
国际日报记者汪兆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