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境内几条小型河流在西南汇集,
由于西南走向的龙贯山余脉云顶山阻隔。拐了一个大湾向东在南部地区寻找出口,这一段又被命名为九曲河,
最后在云顶山河油坊山之间缺口冲出,流向泸县福集小平原,与来自荣昌的濑溪河汇合,再冲破玉蟾山的阻隔,流向沱江,最终汇入长江。
隆昌金鹅江(九曲河)冲出云顶山的峡口,有高低嶙峋的石滩,早期叫水峡口,现在叫白水滩。
隆昌贡生郭其俊曾经对水峡口生动描述:
标揽烟霞飞铿港削之胜景
浪卷银涛倾汇隆邑之东瓶
西边金鹅江、东边渔箭河,两河交汇于白水滩后水量大增,汹涌沉雄的水势把前面挡道的云顶山纵向劈斩开,每至汛期,整个隆昌百分之九十的地表径流倾汇于窄窄的峡谷之中,形成万水争一门的邑里壮景,历代都有对这一天地造化的记述:
崇冈关水口
保障比夔门
双岭横云峻
两泓合派奔
青峰夹岓出
白浪拥山吞
金鹅江在冲出滩口之前,先和顺着油坊山一路寻找出口的渔箭河汇合,汇集力量,
两河汇合河口以下建有第一道水坝,是旁边煤矿的取水点,
水坝下就是白水滩大桥,
通过这个大桥,旁边的白水滩煤矿的煤炭,源源不断的运往工厂支持生产建设。
如今煤矿早已废弃,只有一些原来的建筑遗留下来证明这一段历史;
白水滩水峡口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500米,宽不足百米,最窄处两边山体壁立对峙,从山顶到河面相对高差105米,上世纪90年代峡谷北边因修建隆纳高速公路山体削下去一大半,当年“双岭横云峻”的胜景不存,即便如此,这里还是一处邑里不多见的景观。
高峡出平湖,水峡口及下面的嘉明镇明清两代都曾间段纳入隆昌管理,清末划规泸县,这里现在是泸县双胜堰水库库区,库区水域在隆昌境,堰坝则已属泸县。
白水滩水峡口,有光绪年间的“禁毒渔虾”摩崖碑刻。该石刻高约2.6米,宽约1.2米,上方刻有“州主堂示”四个字,中间醒目地刻着“禁毒鱼虾”四个大字,左侧则刻有“光绪辛卯年放生会刊”的字样。
石刻记事,这一中华文明的独特形式,历史悠久。纵观古今,无数的石碑中,多数都以歌颂功德为主。然而,《州正堂示》这一九曲河嘉明镇段的石碑刻文,却以一地一事一议的细致内容,流传后世,实属罕见。
“禁毒渔虾”碑刻右前方是一个高20米的桨砌石拱坝,正是这一石坝消隐了“白浪拥山吞”。
从桨砌石坝下水方几十米远的多曲拱副坝上过河到峡谷南边。
南边峡谷尾部山下一座仍然在发电的水电站--双胜堰电站。
电站下方可以看到河床的嶙峋怪石,可以想象当年丰水期河水奔涌的场景。
大美隆昌欢迎你
隆昌羊汤味道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