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是中国最古老的行政单元,在那里长大的人们,如今渴望再次拥抱故乡。很多人选择“反向旅游”也是为了拥有一次怀旧之旅,寻找记忆中的老厂房、电影院、供销大厦……县城的人情味很足,居民赖以生存的关系网紧密,他们愿以“东道主”自居,以热情回应带着好奇前来探访的游客。无论是餐饮还是住宿,县城游都有着极高性价比。过度开发和千篇一律的商业化,让一些景点沦为围绕游客打造的“楚门世界”。
县城的景点不靠同质化的“炫技”,主打“朴实无华”和“细水长流”。因此,近些年,小县城开始接棒大都市,成为旅游目的地新宠。而在宁夏藏着一座被遗弃的小县城,昔日辉煌人口超10万,如今没落房屋被闲置!可能好奇的朋友就会问了,宁夏这座被遗弃的小县城在哪里?那里又有哪些少为人知的秘密?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有关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的那些事。石炭井矿区投建于1958年,曾是我国最大的焦煤基地之一。
响应国家“三线”建设号召,数万名矿工从五湖四海奔赴贺兰山腹地,建矿采煤、修路架桥,将这里打造成我国最大焦煤基地之一,年产“太西煤”730万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石炭井曾引领宁夏时尚潮流,有‘西北小上海’之称。当时有13万人在这里生活,医院、商场、学校、影院、俱乐部一应俱全,录音机、电视机、喇叭裤从这里风靡,曾让银川人驱车百里前来‘赶时髦’,摆摊都要抢位置!随着石炭井煤炭资源日益枯竭,矿区人口大量迁移。
曾经繁华的石炭井小镇,如今没落房屋被闲置。这里遗留下的矿区工厂、学校、医院、街区、车站等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工业城市元素,以及贺兰山丰富多样的地质地貌,使得小镇成为悬疑、军旅、科幻等题材影视剧的绝佳取景地。大武口区抓住机遇,全力打造“中国现实主义题材影视拍摄基地”,宁夏石嘴山市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应运而生。自2021年以来,已有30余部影视作品在此取景。2024年,这里成为北京电影学院的影视创作实践基地。
褪色的红砖墙和标语、生锈的铁栏杆、布满煤灰的老旧窗格……身处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时光仿佛倒流回上世纪。从《猎杀外星人》进驻开始,《山海情》《万里归途》等近40部影视作品陆续落地石炭井。政府的免费场地、协调各类资源、提供配套服务等政策支持,为剧组节省了成本,而剧组拍摄留下的场景也成为小镇的“广告”,形成“剧组取景—场景留存—文旅宣传”的良性循环。
2023年以来,《大风吹》《风中的火焰》《欢迎来龙餐馆》《用武之地》等8部影视剧先后在石炭井置景拍摄,在新华街、影视一条街、原矿务局电视台等地留下7处置景资源。石炭井,这个贺兰山下昔日煤炭工业重镇,正以独特工业遗存吸引剧组和游人的目光。
特别是对于工作和生活在宁夏石嘴山以及周边省市的朋友而言,如果说,对于宁夏被遗弃的小县城,昔日辉煌人口超10万,如今没落房屋被闲置有啥想说的,也欢迎大家评论留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