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双遗产”金字招牌,四川乐山正加速迈向国际旅游城市之列。今年1至6月,这座城市展现出强劲吸引力:国内游客接待量达6300万人次,旅游花费突破80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高达22%和17%。在入境游市场复苏的背景下,这座文旅重镇开启了新一轮的战略升级。
于铁成/文
面对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的考题,乐山大佛景区率先破题。“关键在于服务理念如何与国际接轨,如何让入境游客的体验更顺畅”,乐山大佛文物保护(景区)管委会主任马令一语中的。据了解,乐山大佛景区将服务质量提升作为突破口,确立了2027年关键目标: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达50万人次,文创收入超过1亿元,力争成为乐山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为实现这一愿景,一场对标国际水准的硬件革命正在展开。景区将从细节入手:增设多语种标识标牌,改造或新建厕所、凉亭等基础设施。更为长远的规划是建设数字化演艺中心与高品质博物馆群落,为“世界级”定位夯实基础。

与此同时,“世界遗产”另一极峨眉山景区也开启了新一轮升级计划。“2027年前,126亿元投资将驱动22个重点项目落地,让峨眉山迎来全新面貌!”峨眉山景区管委会主任杨文波描绘的未来图景极具冲击力。景区战略聚焦“三个新”:增添新动能、培育新业态、拓展新空间。将通过扩容攻坚、提质焕新、科技赋能、遗产振兴四大专项行动,激发千年名山的澎湃活力。
在铁成看来,乐山两大核心景区这轮升级不仅是两大核心景区的蜕变,更是乐山全域旅游格局的战略重塑。据乐山市委八届十一次全会规划,将有序推进两大景区扩容提质,精心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文旅旗舰项目。可以预见,双遗产叠加效应将强力吸引国内外客流,并带动周边景区集群发展。乐山大佛寻求千万级客流与峨眉山百亿级投资将如同强劲双引擎,持续引领区域旅游经济跃升。
而更深远的影响则在于产业链的完善与升级。大规模基建与数字化项目投资,不仅能提升游客满意度,还将直接带动建筑、智慧旅游、文化创意及高端服务业发展。乐山全域对消费链条的优化,也预示着文旅深度融合带动二次消费的潜力加速释放。乐山文旅正逐步突破门票依赖,向更高附加值产业跃迁。

工业强市、文旅兴市,这是乐山的发展定位。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打造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目标明确。
从峨眉山的数字化焕新到乐山大佛的服务升级,其价值远不止于提升接待量。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这标志着乐山头部文旅资源正加速从单一“门票经济”向多元“体验经济”转型。#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城市观察员##乐山##乐山头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