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时间:2025年1月
大墩村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
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大墩村位于乐从镇东部。我从世纪莲花市打车过来一个起步价。大墩村是典型的岭南水乡。河涌环绕,生态环境优美,被喻为佛山新城的后花园。
红砖平房上的一张大大的笑脸欢迎着我这个外地的游客。
华侨博物馆是一栋危地马拉华侨的故居。这栋古建筑虽历经几十年风雨,但外观依然保存得较为完好,从门窗上还依稀能看到旧时精美做工的痕迹。如今这里承担起博物馆的使命。
沿着石头小路往前走,在大墩村玉堂北便街5号发现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梁氏家庙。
梁氏家庙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是明崇祯皇帝为表彰翰林院大学士梁衍泗的功绩,赐他出生所在地为“金马坊玉堂里”,并恩准他回乡兴建的家庙。家庙基本为晚清时岭南祠堂建筑的样式。
很遗憾没能进入内部参观,只能从外围看看岭南建筑的曲线和灰塑的魅力。
大墩庙后三街的玉门梁公祠
无方向无目的的沿着河道溜达。
平整宽敞的乡村道路,村道间一步一景,四周种满花草树木。
随处可见的花花草草给青砖的村舍增添了靓丽。
将镜头聚焦同安大街十五巷,一种延长的纵深感。
小河道边见到了旧宅改造的网红店——小米家。绿色的色彩在一片青灰色的老宅中格外跳眼。临近春节小米家闭店,只能遗憾的掠过。
大墩村的建筑类型很丰富。悠久的历史长河,留下了许多精美的建筑,有岭南古建筑特色,也有当代村民自行设计的设计感十足的屋舍,而且绝不雷同。
看看这栋凹凸的造型,粉色的色彩都是那么的有看点。
两层楼的青砖墙,不小的阳台上蓝色琉璃的栏杆有点中西合璧的风格。
不论纵深还是横向都是凹凸有致的层次感,每一层的阳台还设计成了不同的模样。
悬挂在河道上的小屋
犹如半四合院的河边人家
这样的住宅是不是历经若干时代才成了这副模样?
西式小楼
花团锦簇之下的白色海洋风的小院和建筑
院内的一大株“大吉大利”
每一处都能令我举起镜头记录下它们
青砖墙中的那块红是如此的耀眼
村中窄窄的巷子
质朴的青色中一抹黄,如此的娇艳
大墩村中的艺术感随处可见。这些充满文艺与小资情调的地标,特别适合拍照打卡,
五官墙
大墩村以古建筑氛围和水乡特色为基础,将各种艺术文化融为一体,打造艺术、民宿和休闲空间。除了阿志的茶空间,小米家,大墩村内还聚集着南风艺术部落、禅漆工作室等多个艺术工作室,还有边树、油脂等多个咖啡店。
格物艺创
大树下的油脂咖啡
边树咖啡前大片的草坪,面对池塘。坐在其中点一杯咖啡,一抬头便是池塘,红桥和佛山新城的高楼大厦,一低头仿佛身在世外桃源中独我的自在世界。
主人将老旧建筑活化,打造出一个曲径通幽,错落有致的空间。
院内雅致的园林景观
建筑材料中的新旧组合
全玻璃采光的阳光花房
阳光花房前是村中的水车公园。水车公园背后是繁华的高楼林立的佛山新城。身处田园,又见繁华,我在这里成为一个大隐隐于市的闲客。
红色的龙桥在一片绿意中鲜艳夺目。这里是“古今同框”视角,水车公园和龙桥已成为大墩村和佛山新城独特的城市景观。
离开水车公园继续溜达,路边一棵硕大的树,枝叶伸展出几十平米的面积,站在树下感受遮天蔽日的拥抱感。
这些树看上去年龄都不小了。树下的小红砖房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路过童年小卖部”将我带回了80年代。
再走两步就是大墩村的果满堂,规模不小。供奉康公主帅,天后,龙母,地母,观音,文昌,太岁等诸佛菩萨。
爬满了绿植的青砖墙是三岛美术馆。佛山新城的高楼大厦是追逐梦想的地方,而错落水乡大墩村是开启烟火人生的地方。一群艺术家在这里用“艺术疗愈”唤醒当代人。
在佛山新城一隅,竟隐匿着这样一个充满小资情调、慢生活节奏的艺术村落。走进大墩村,祠堂、古树、旧建筑记录了一段段故事,承接了一辈又一辈人的情感,以独特的生命力舒展开城市的岭南文脉。走进大墩村去感受它即传统的古村味又不失城市年轻活力的韵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