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晴,高温:
还沉睡于睡梦中的我,被导游仓促叫醒,导游给队友们每人发一个鸡蛋和花卷,就催促大家上车赶路。听闻今日竟要在车马劳顿中耗费整整八个小时,心头泛起一丝苦涩的涟漪——这哪里是游山玩水?分明是一场自我放逐的“赎罪”。幸而旅途并非全然的灰暗,想想路上有她相伴,嘴角情不自禁泛起一丝笑意。

盛夏的骄阳,连朝晖也带着灼人的热意。阳光穿透车窗,在车厢里肆意流淌,投下跳跃的光斑。目光不由自主地在晃动的光影间逡巡,却遍寻不着那抹熟悉又令人心安的甜美笑容。一打听,才知她因学校急事,匆匆踏上归程。心,像骤然被抽空了一块,周遭景色顿时失去了色彩,行程也变得漫长而乏味,困倦如潮水般涌来。本想闭目小憩,然而眼帘一阖,那张明媚的笑颜便不请自来,清晰地浮现在脑海深处——它像春日里一道执着的光束,轻易穿透了心头的阴翳,连周遭滞闷的空气,似乎都因这无声的念想而变得清甜微醺,丝丝缕缕,直沁心脾。一种莫名的怅惘与温柔交织着,在心底无声地蔓延。于是提笔,把这份纯粹的情感融入这次旅行的游记中,写下这篇零散的心绪,遥寄给旅途中那惊鸿一瞥的相遇。或许此去经年,山高水阔,再无重逢之期,但何妨让这些朴素的文字,成为心路历程的忠实印记?就让它凝固成人生行旅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妥帖地存入记忆的匣子,深深烙印在心底的某个角落。

浑浑噩噩到达隰县【小西天】 ,【小西天】因《黑神话:悟空》取景地而闻名,成为天命人打卡网红景点。从【小西天】出来就去用了午餐,还是一如既往的难吃的团餐!餐后赶赴国家地质公园【壶口瀑布】,黄河奔流万里至此,形成漩涡,自上而下如同投壶,其断崖陡峭落差数十米,水流以狂奔之势,气卷残云,宣泄直下,形成瀑布,水激石上,溅起水花,如万马奔腾,声响如雷,似在“咆哮”。这咆哮仿佛在召唤中华儿女的澎湃热血,见证中华民族历史的变迁,为华夏文明谱写一曲“壮美与豪迈”的赞歌!领略“天下黄河一壶收”的汹涌磅、声响震天的气势,体验“中华根、民族魂”的壮美精神。如果说【云冈石窟】是阐释中华民族包容并蓄的精神,则【壶口瀑布】就是展现华夏儿女坚韧豪迈的灵魂。【壶口瀑布】的壮美景象与【黄河之水】的博大宽宏,震撼我久久无法平静,在历史与地理质朴的坦荡面前,我有何资格还在纠缠儿女情怀?痴心艳遇呢?

从【壶口瀑布】又回到平遥夜宿,晚上去看了大型情景剧《又见平遥》。剧情是通过沉浸式叙事与视觉奇观,展现了晋商文化的忠义精神与血脉传承的永恒主题,以震撼的剧场语言唤醒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深层共鸣。明清时期,随着我国对北方(深入漠北、俄罗斯)的文化交融,特别是清朝人口激增后,山西人走西口,与蒙古、沙俄贸易交流,促成晋商的崛起,也留下了许多悲壮故事。
第六天,晴:
从平遥车行至【太原古城】,古城在北宋时期就被宋太宗赵光义摧毁,现在古城是近些年的仿建品。惋惜的是,没有像平遥古城有居住居民,纯粹的商户撑不起如此庞大规模,显得特别冷清,晃荡半小时也就意兴索然。回车集合,导游把来自全国各地的队友分别送到高铁站或机场,六天五晚的三晋之旅就这样在紧凑中结束了,几日来方才逐渐熟悉的队友就要分别了,有人打道回府,有人继续新旅程,有人进一步探索三晋大地。

山西的每个角落都藏着历史,虽然旅途有些千里奔袭之嫌,但还是值得大家来游历一番。那些粗糙的边边角角、许多不如意的细节及过程中点滴的不快……,通通抛给车轮后面吧!旅途中最珍贵的馈赠,并非那些被无数镜头对准的著名地标,而是在这被商业旅游程式化的洪流冲刷下,依然有人固执地弯下腰,在砖石的缝隙里,在尘土的覆盖下,去辨认、去倾听那穿越千年而来的、微弱而恒久的低语。高铁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各赴前程。耳畔却恍惚又响起了五台山大白塔檐角的风铃声,那声音穿过元代的烟雨,穿过战乱的烽火,穿过如今鼎沸的游客喧嚣,依然在风中清泠地响着。它不为任何一个匆匆过客而鸣,亦不为任何一个时代而止。它只是存在着,如同这片古老土地上沉默的砖石,如同旅途中心头那惊鸿照影的微光——证明着有些东西,纵使被喧嚣覆盖,被岁月剥蚀,被时代忽略,却从未真正断绝。那铃声,是时间本身的心跳。
水淼淼,是三晋流淌不息的汾河,载着无言的时光奔向远方;云缈缈,是五台山聚散无常的烟岚云岫;而思也渺渺……是此刻盘桓心头的念想,如同那水,那云,渺远而悠长,无声地浸润了这整个旅途的余韵。#山西风光导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