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陵博物馆内科技感十足(7月21日摄)。记者 海坤 摄
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里程碑事件为西夏陵景区带来全新发展机遇,立足于这一全新起点,景区以“积极储备、精准对接、多元落地”为路径,全面推进数智文旅融合创新,扎实做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基础工作,为后续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供需对接搭平台
前沿技术绘蓝图
8月1日,“智创文旅・数启未来”文化和旅游新业态新场景供需对接行动(沉浸式文旅)在银川启幕。作为宁夏旅游行业代表,西夏陵景区以需求方身份亮相,向国内数百家数字化前沿企业系统发布合作蓝图,明确在沉浸式体验打造、智慧化服务升级等领域的合作诉求,为数字化转型奠定资源对接基础。
“8月2日至3日,我们景区团队进一步深入银川国际会展中心,沉浸式体验 VR/AR 交互、全息投影等前沿数字化成果,调研行业技术趋势与应用案例。”西夏陵景区相关负责人说。同时,邀请重点参展企业实地到访,通过面对面深度交流,精准对接数字技术资源,围绕游客互动体验等具体项目展开务实探讨,推动合作意向落地转化。
从主动发声推介需求,到深入调研汲取智慧,再到精准对接谋划项目,西夏陵景区以全链条积极姿态拥抱数字化变革,为打造沉浸式文旅新场景、推动宁夏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科技赋能重体验
基础配套筑根基
在常态化项目储备中,西夏陵景区构建起“文物+科技”的立体化体验体系。近年来,景区深挖西夏历史的文化内核与时代价值,陆续推出沉浸式剧本游戏《消失的国宝》升级版,让游客化身历史解密者;4D电影《时空秘境之旅——重回西夏》以多维感官冲击重现王朝盛景;VR体验“神秘的西夏陵”与XR项目《西夏寻踪》突破物理空间限制,打造虚实交融的探索场景。这些项目的持续迭代,既形成可复制的文化科技融合经验,也为未来升级积累核心技术储备。
基础设施数智化改造同步推进,为项目落地筑牢根基。目前,西夏陵景区智慧大屏、综管平台系统全面投用,游客聚集区实现WiFi全覆盖,5G网络初步覆盖,旅游厕所智慧化改造收官,构建起“数字孪生”景区硬件底座。在此基础上,景区引入宁如益咖啡、西夏市集等特色消费项目,开通小火车、骆驼骑行等个性化交通服务,通过“基础配套+特色服务”双轮驱动,让数智化成果渗透旅游体验全环节。
研学定制拓场景
创新项目谋突破
在研学与定制游领域,西夏陵以项目创新打破传统观光模式。“我在西夏陵博物馆修文物”等沉浸式研学项目,让游客深度参与文物保护与历史研究,实现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围绕“深度探秘”“历史沉浸”“影视科技”“自然人文”等主题打造的6条特色探秘游线路,以及“深度游(定制)”“原始遗迹探索(定制)”等个性化产品,形成覆盖不同客群的需求矩阵,成为景区储备文化IP、对接市场需求的重要成果。
为推动项目落地,景区邀请文旅企业实地考察,围绕“文物+科技+叙事”融合模式、元宇宙技术应用、前沿项目技术转化等关键议题深度研讨,全力推进西夏陵文旅综合体核心项目——“洞见西夏”数字化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的前期调研与方案优化。该项目将整合全球数字技术资源,构建集历史再现、互动体验、文化传播于一体的超级场景,有望成为景区未来数年的战略级增长极。
“站在新起点,我们将持续聚焦数智文旅赋能文化产业的创新路径,以‘储备一批、对接一批、落地一批’的滚动式发展模式,培育更多贴合景区特质、沉浸度强、体验感优的标杆项目。”西夏陵景区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数智技术与西夏历史的深度耦合,让千年陵寝在当代焕发新生命力。
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鲍淑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